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
00:00 / 00: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纵观奇闻》第10期:全球三大“巧合”,是命运还是另有玄机? 欢迎回到《纵观奇闻》!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难以解释的“巧合”。但今天要说的这三个全球级巧合,其概率之低,会让你忍不住怀疑,是不是真的有“剧本”? 【奇闻一:跨越百年的“死神”对接】 1912年,当时世界上最豪华的游轮“泰坦尼克号”,在它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成为世纪悲剧。但您可能不知道,早在14年前的1898年,一位名叫摩根·罗伯逊的小说家,出版了一本名为《徒劳无功》的书。 书中虚构了一艘巨轮“泰坦号”,被称为“永不沉没”。它在4月的夜晚,撞上冰山而沉没,而船上……也因为救生艇数量不足,导致大量人员遇难。 是未卜先知?还是极致的巧合?这个故事的每一个关键点,都与14年后的真实事件严丝合缝,仿佛一个来自过去的预言。 【奇闻二:被闪电“锁定”的人】 如果说一次是巧合,那同一个人被闪电找上七次,这该怎么解释?美国公园管理员罗伊·沙利文,是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人类闪电导体”。 从1942年到1977年,他先后在头发被点燃、眉毛被烧光、脚踝受伤等情况下,奇迹生还。更不可思议的是,他最后并非死于雷击,而是在年迈时因为感情问题选择了自己结束生命。仿佛闪电用尽办法也带不走他,最终败给了他的个人选择。 【奇闻三:一本改变世界的“预言”日记】 1660年,英国著名海军官员塞缪尔·皮普斯开始写日记。在1665年6月的一条记录中,他写道:“镇上的人们都在谈论,已经有七八个人死于黑死病了。 他的日记,成为了记录伦敦大瘟疫最宝贵的一手资料。然而,巧合不止于此。第二年,1666年9月2日,他在日记中又写道:“简夫人打电话来,告诉我们城里的一场大火,已经烧毁了三百栋房子……” 是的,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伦敦大火”。皮普斯的日记,像一部实时新闻稿,精准锚定了两个改变英国历史的重大事件。是历史的参与者,还是命运的记录者? 是冥冥之中的安排,还是概率论中那微乎其微的必然?这些跨越时空的“巧合”,至今仍在挑战着我们的认知边界。 世界的奇妙,远不止于此。你还知道哪些不可思议的巧合?评论区告诉我们!下期《纵观奇闻》,我们继续探索!#今日热点 #上热搜 #纵观奇闻 #抖音推广 @DOU+小助手 @DOU+上热门 @抖音创作小助手 @抖加🔥上热门🔥dou+🔥热点宝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苏东坡和王安石的命运也太会玩数字“15”了吧! 王安石和苏东坡的人生,藏着很多“15年”的巧合!极具宿命感! - 算下来两人差15岁,考中进士差15年,就连去世都差15年! - 更绝的是,王安石1069年开启变法,15年后的1084年,这对政坛老对手居然在金陵重逢和解了! - 要知道之前他俩因为变法吵得不可开交,苏东坡还因为反对变法一再被贬。 - 结果这次见面,王安石骑着毛驴去江边接他,两人穿便服聊天,苏东坡说“敢以野服见大丞相”,王安石回应“礼岂为我辈设哉”,这格局拉满! - 在金陵的一个多月里,他俩一起逛钟山、聊诗论道,早把政治恩怨抛到脑后。 - 苏东坡后来还写诗说“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满是对王安石的敬佩,还有点没早点懂他的遗憾~ - 当时“乌台诗案”爆发时,王安石都退隐了,却还站出来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一句话救了苏东坡! - 这才是真正的文人风骨,没有非黑即白,哪怕政见不同,也会为人才挺身而出。 - 后来苏东坡第二次去杭州,距离第一次离开刚好又15年,当年为他践行的5个朋友都不在了,只剩他一个人写《后六客词》。 - 不知道他写“十五年间真梦里”的时候,会不会想起王安石呢? - 一个是倔强到底的“拗相公”,变法时坚持“三不足”;一个是豁达通透的“东坡居士”,被贬了还能“日啖荔枝三百颗”。 - 性格差这么多的两个人,最后却能超越立场成为知己,这大概就是中国文人最浪漫的“和而不同”吧! #苏轼 #苏东坡 #王安石 #宿命感
00:00 / 00: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