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国家非遗、民族瑰宝-景泰蓝 “家中没有景泰蓝,藏尽天下也枉然” “一件景泰蓝,十箱官窑器” 可见景泰蓝非同一般的地位与影响力。 景泰蓝(Cloisonne),中国的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类之一,到明代景泰年间这种工艺技术制作达到了最巅峰,制作出的工艺品最为精美而著名,故后人称这种金属器为“景泰蓝”。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 。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 “景泰蓝”的命名,早已超出了“大明景泰”这层意义,而被赋予了和谐、高雅、祥和等美好的内涵。“景泰”,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个祥和与和谐的字眼。明代宗朱祁珏定国号“景泰”,也是看中了它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和谐寓意。 “景泰蓝”的“蓝”,则蕴藏着更多的历史。首先,铜是人类最早发现和发掘利用的金属,蓝、绿的釉料都是铜的化合物。早在唐宋时期,我国最早提炼出了氧化钴蓝釉料,色泽纯然,蓝中透绿。另外,景泰蓝的“蓝”,不单指蓝色调,也不单指蓝釉料,而是把所有釉料统称为“蓝”,因此又逐一衍生出“点蓝”、“补蓝”、“崩蓝”、“烧蓝”、“蓝工”等特有名词。 #漫山堂 #漫山艺术 #漫山艺术科普系列 #中国工艺美术系列 #中国工艺美术 #视觉艺术 #民间工艺 #景泰蓝 #非遗 #传统文化 #珐琅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