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死,不愧是把余华老师都虐哭的男人。在漓江文学奖颁奖现场,青年作家刘楚昕的获奖感言,让描写人生苦难著称的作家余华红了眼眶。 ✏️2017年还在读博时,刘楚昕的初恋女友非常支持他的写作梦想,两人约会时,女友常常主动让他早点回去写作。有一次他们散步,耳机里播放着李宗盛的《山丘》,女友突然问他,如果你将来获了奖,而我却不在了呢,刘楚昕当时笑着否定了这个想法,为了安抚女友,刘楚昕说,等我以后小说发表获奖了,我就给你买很多化妆品和衣服。可命运有时比小说情节更让人措手不及。仅仅一年之后,癌症就夺走了女孩的生命。在整理女友遗物时,刘楚昕在他收藏的自己未完成的小说手稿里,发现了一封她留下的信。信中写道,“若我的离开是痛,请在疼痛里写出伟大的作品”。这些字因为女孩后期化疗手抖而写的歪歪扭扭,却成了刘楚欣之后6年里,在创作低谷中坚持下来的巨大动力。 ✏️他的作品《泥潭》也在今天终于首发出版了,一上架就瞬间卖爆。他在书里写道,“他以为的勤恳能致富,不过是流水线上更苛刻的压榨,他以为的善于相助,顷刻就能化作精心设计的陷阱”,“当我置身于泥潭之中,那些腐烂的草叶裹挟着我的呼吸。我突然看清了淤泥里漂浮的藻类,正是我这些年亲手掐灭的,发着光的渴望。”“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痛苦,但回首想来,都是传奇。” ✏️在这粘稠如泥潭的历史下,裹挟着的蝼蚁众生,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沉沦,这些被时代裹挟的众生,也能书写自己的传奇。 ✏️正如漓江文学奖授词所评:“将文本以自我否定和自我增殖的方式,搭建了复调式结构,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稗官野史。” ✏️在钻营和虚与委蛇都被称作“高情商”的年代,在精致利己主义被包装成处世智慧的现在,他用滚烫的真诚和灵魂的深刻,说出了那句“越过山丘,却无人等候”,袒露了那份跋涉千里、功成名就后,爱人身影已然消逝的巨大失落与永恒孤独。他的深情,他对逝去之爱最赤诚的祭奠与最深沉的告白,因不加修饰的笨拙而显得无比珍贵。如他的作品,20年笔耕不辍,6年数亿文稿,50万字删减到13万字,文学痴人终得加冕,献给所有携带未愈弹孔生存的人,痛苦终会成长为传奇根系。 #刘楚昕 #泥潭 #漓江文学奖 #好书分享 #读书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
青年作家漓江文学奖得主刘楚昕获奖感言 #刘楚昕 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痛苦,但回头想想,都是传奇! 很多时候,当我们能够将人生中遇到的那些痛苦和挫折,包括你所遇到的人,当做是来磨练你的时候,最终你收获的是心智更成熟,人格更完整的你自己。 对于刘楚昕来说,在读博期间,遇到能够理解和支持她的初恋女友,是幸运和幸福的。女友最终的离去,是遗憾的,但也是这个遗憾,成为了他内心一股坚定的力量,击中他的的,不仅是歌词中越过山丘,却发现无人守候,她女朋友对他说的那段话,还有女友最后在信中对他所说的,希望他能在痛苦中写出一部伟大的作品,这一刻,她当下所获得的,与他之前所经历的痛苦和迷茫,形成了强烈的回应。而他女友也是幸福的,当他能在这个获奖感言上分享他们之间的故事时,她就是那一刻最闪亮的星。 有时,失望和痛苦,不仅是一种磨练,也是一种养分。对于作家余华来说,他写作的源泉大多是来源于他的痛苦,因为只有痛苦,你对这件事的领悟和感受才会更深,当你的感知力提升,维度升高,你就会理解很多人所理解不了的事。 这个就跟修行一样,很多人在婚姻中感到痛苦,纠结,在孩子的教育和关系中感到束手无策,苦恼。那么这些就是婚姻中,与孩子的关系中所遇到的卡点,包括有些人与父母的关系比较僵硬,当你能够把这些作为一种修行,深入卡点,看到卡点中自己的情绪和状态,你就能够从这些卡点中脱离出来,收获一个更轻盈的自己,更明媚的生活。 #在生活中修行 #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 #作家刘楚昕说只有女朋友理解我 #漓江文学奖刘楚昕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刘楚昕 #漓江文学奖 #爱情 #遗憾#越过山丘 刘楚昕获奖感言全文:“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就讲讲我的故事,追逐了文学梦20年的故事。从我大约十三、四岁的时候,我就有一个梦想,想成为一个作家。之后一直投稿一直被拒稿,投了十多年稿,到今天才获奖。看起来这个故事好像非常励志:一个人追寻了20年的梦想,最后实现了。但这个梦想还有另一面。2017年,我到武汉大学哲学院读博士,遇到了我的初恋女友。每次我们散步时,我就跟女友说我要回去写作了,她当然很不高兴,但最后还是会放我回去。有时候散步时我突然不说话了,女朋友便问:‘你是不是要回去写作了?’我说是。我也给女友‘画饼’,说等小说发表、获奖了,就给她买化妆品、买衣服。她担心我的梦想若实现不了,我会不会崩溃。我开玩笑吓唬她: ‘要是成不了作家,我就自我毁灭!’她回我: ‘你要毁灭就自己毁灭,何必拉上我!'2020年的一天,她在听一首歌,歌词是‘越过山丘,却发现无人守候’。我当时觉得这歌词莫名其妙。她对我说:‘你想一想,有一天你获奖了,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都不在了.....’ 一年后,她因癌症去世了。整理她遗物时,我发现了她留给我的信,信里写着:‘希望你在痛苦中写出一部伟大的作品!’ 最后,我想用她的一句话结束感言--‘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痛苦,但回头想想,都是传奇。’ 听完这些,我想起了这两句话: 有些人的离开,不是一时的下雨,而是一世的潮湿。 痛苦是创作的土壤,苦难是文学的温床。 视频素材来源于澎湃新闻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玩弄技巧就是愚弄读者 [日记: 2025年10月28日 星期二] 刘楚昕是第二届漓江文学奖获得者,他在领奖时讲了一段他跟女友的故事,声泪俱下,感动了很人,在网上火了一把,漓江文学奖也得以为众多网友所知。他的获奖作品《泥潭》预售即达到几十万册,应该是今年销售最好的小说。我也曾把他和他的故事作为励志案例和作文素材推荐给学生,想告诉他们一个道理:人是要有情怀和精神追求的,只要不放弃,坚持不懈地追求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刚看了刘楚昕在一次读书会上的视频,他说:作为普通作者,稿子很难投中,他选择走获奖的路子,先获取名气再说。他按照文学奖的标准,投评委之所好去写作,果然获奖了,评委还夸他对某大师模仿得好。小伙子确实够坦诚,他也坦诚地把大家愚弄了。大家都满怀期待地买了他的书,拿到手一看,基本上读不懂。这不难理解,这部获奖作品是写给评委看的,不是写给普通读者看的,而且是模仿现代主义手法写的,不符合中国文学传统和中国读者的审美趣味和阅读习惯,自然很难读。然而鉴于是获奖作品,大家只好硬着头皮读而已。 西方现代主义创作手法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风靡一时,当时在中国称“先锋派”,后来就基本上销声匿迹了,相关作家能转型的也都转型,比如余华等。说到底,那些东西不属于中国,不适合中国,中国文学的主流还是现实主义。 作者刘楚昕在读书会上说,读不懂《泥潭》是因为大家平常读“严肃文学”太少,以后要多读严肃文学。意思是,读不懂不是我作品的问题,是你水平太差。说这话就不是坦诚了,甚至有点不地道了。什么是“严肃文学”?这个说法本身就很不严肃。难道读不懂的就是“严肃文学”?中国四大古典名著都不是严肃文学? 对此我也深感失望,多少有点被愚弄的感觉,同时对这部获奖作品《泥潭》的水平和价值也很怀疑。为了获奖而模仿出来的作品,能好吗?一般来说处女作是厚积薄发之作,它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发自真诚的内心,而重点不是炫技,所以往往更容易打动人。可是这部《泥潭》不是这样的,它可以说是投机取巧之作。 一位不负责任的作者,一次不负责任的评奖。#文学 #知识分享 #文学奖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