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6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87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3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万
【影子调查|#博导郭伟的双面人生#】翻阅这位曾在江苏科技大学供职两年的博士生导师“履历”,郭伟的“学术光环”可谓顶配:1994年陕西省理科高考状元,拥有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学位,曾任职德国国家科学院高级研究员,支持七项国家级重大项目,发表170余篇SCI论文,手握68项国际专利,头顶“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头衔……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郭伟被江苏科技大学以“首席科学家”身份聘任为材料学院博士生导师。但很快,他的华丽外衣被戳破,履历全面造假,博士学历、顶刊论文、国家级奖项等核心信息也均系虚构或冒用。#郭伟履历全面造假# 近日,澎湃新闻走访郭伟老家江西吉安市永丰县石马镇,尝试了解其成长经历及教育背景。 村民介绍,郭伟小学初中均在本地就读,高中在隔壁镇上学,从未听说他何时成了陕西高考状元。对于郭伟多年来在外的经历,村民们更是知之甚少,“没听说他当了教授,看起来不像挣到很多钱的样子,家里新房子造好很多年了还没装修。” 公开信息显示,郭伟在成为江苏科技大学博导前,其名下已有多家关联公司,且几乎围绕材料相关领域布局,尤其侧重新材料研发、应用及配套服务。#郭伟名下关联公司多与材料业务有关# 11月18日,江苏科技大学发布通报称,经核查认定郭伟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已按规定解除聘用协议,对其团队师生进行妥善安排,并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 11月21日,郭伟爱人向澎湃新闻确认,郭伟目前已被关押在镇江市看守所,但其表示无权评价郭伟的任何行为。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92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万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3万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6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万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
江苏科技大学郭伟:学术造假三十年骗局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揭露一场持续30年的学术骗局——一个伪造身份、骗取千万科研经费的学者,是如何一步步走上神坛,又最终跌落谷底的。 1994年,郭伟自称以陕西省高考状元身份考入西安交大,师从院士周会久。然而真相是,当年状元另有其人,他连本科学历都存疑。这个谎言成了他学术人生的第一块垫脚石。 2000年,郭伟声称赴日攻读博士,此后辗转澳大利亚、德国,包装出耀眼的海外经历。但调查显示,他所谓的“突破性纳米金属复合材料技术”既无权威认证,论文也大多查无此文。“海外镀金”不过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2023年,凭借伪造的170篇SCI论文、68项国际专利,以及“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头衔,郭伟被江苏科技大学以“首席科学家”身份引进,年薪140万,安家费300万,科研经费每年超500万。然而入职后,学生很快发现,这位“学术大咖”从不指导实验,项目常年空转,所谓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更是子虚乌有。 2025年9月,一封举报信撕开了这场持续30年的骗局。调查发现,郭伟的170篇SCI论文仅23篇可查,其余或被撤稿或伪造;所谓“国际专利”多数未获授权。更严重的是,他涉嫌挪用科研经费用于个人消费。11月18日,江苏科技大学通报,确认郭伟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解除聘用协议,警方同步介入侦办。 这起事件暴露了学术生态的深层问题:高校盲目追逐头衔,审核流于形式;科研评价体系重数量轻质量,让造假者有机可乘;学术诚信监督机制缺失,导致骗局持续30年。郭伟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但他的落马必须成为学术改革的转折点。 学术诚信是学者立身之本,更是学术发展的基石。当虚假光环破灭,唯有真实才能立身。这起事件警示我们:改革科研评价体系,强化学术诚信监督,已刻不容缓。唯有筑牢制度防线,才能杜绝下一个“郭伟”的出现,让学术回归求真本质。 #江苏科技大学#郭伟 #江苏科技大学郭伟 #学术造假 #骗子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