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限制我们赚钱的,从来不是启动资金。“如果现在给你五块钱,两个小时内你能赚多少?“这个问题抛出来的时候,我猜大多数人的反应是:买包纸巾去地铁口卖?批发钥匙扣摆摊?或者干脆用这五块钱买彩票赌运气?但斯坦福大学的学生们用真实的商业实验告诉我们,当普通人还在计算五块钱能换回多少利润时,真正的高手早就在思考完全不同的维度。 一、被五美元困住的人生 这个改变认知的创业实验发生在斯坦福的教室里。教授给每个学生发五美元,要求两小时内尽可能多赚钱,最后还要进行三分钟成果汇报。就像咱们在菜市场看到的场景,多数人第一反应是"用这五块钱能倒卖什么"。但斯坦福学生最先思考是:"为什么非要用这五块钱?" 这让我想起老家卖水果的张叔。十年前他每天推着三轮车沿街叫卖,现在仍然推着三轮车沿街叫卖。区别只是三轮车从脚蹬的换成了电动的。他常说:"要是有本钱租个店面就好了。“可那些租了店面的水果商,现在也在抱怨租金太贵。你发现了吗?很多人总在等待某个"启动资金到位"的神奇时刻,却忽略了最值钱的启动资金从来都不是钱本身。 二、撕掉价格标签的思维方式 斯坦福实验里最成功的三人组,用事实证明了突破性思维的价值。他们发现真正的稀缺资源根本不是五美元一而是教授要求的三分钟汇报环节。于是他们把这三分钟卖给猎头公司,让企业直接面对斯坦福精英做招聘宣讲,最终赚到650美元。他们把明面上的资源,转化成隐性的价值载体。五美元是障眼法,三分钟才是真金矿。 三、身边的价值洼地 普通人看得到菜市场的摊位费,高手看得见社区团购的流量池;普通人计较外卖骑手的配送费,高手在搭建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并不是说摆摊、跑外卖不好,而是我们太容易陷入用时间换钱的线性思维。 认识的一个小区里做快递驿站的一个年轻人。当其他驿站都在靠每件五毛的寄存费赚钱时,他做了三件事:把取件码短信换成加微信发送;在朋友圈发起"闲置物品置换群"; 给周边小餐馆做配送信息展示墙。现在光微信群团购的抽成就超过寄存费两倍。你看,他投入的还是那个每月3000块租金的店面,使用的还是每天处理200个快递的基础服务。区别只在于,别人看到的是快递包裹,他看到的是 200个精准的社区流量入口。 四、三步跳出本金陷阱 要打破这种思维困局,其实只需要每天练习三个动作: 1.遇到任何商业行为时,先问“这个生意的核心资源到底是什么?"#思维提升 #科普 #科普一下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