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住无所住心,这是我们的本心,本心本来就无所住哦。各位,你要知道,我今天胃有所住,是失常哦,是失常人,是非正常人哦。 所以各位,当你懂得玻璃思想说,当你知道你是非正常人的时候,佛陀站在你就等于你快要变正常了。为什么喝醉酒的人不会说他喝醉?当他知道他喝醉的时候,可能快要快要醒来了。 各位,梦中之人不知道他在做梦?佛陀对普贤菩萨讲,哦,梦中之人不知道是做梦,当他知道他是做梦的时候,他已经觉得啊,已经醒来了。哥,这句话听得懂。 各位,再听一次,你现在做梦,你绝对不知道你是做梦。各位,你有一天你想说,哎,我梦 醒了,我总说你已经是从梦中睡醒,你才知道你梦醒。 各位,什么叫忏悔?你如果都不知道自己的缺失,你永远没有忏悔。你是口头跟佛做个交代,什么叫真忏悔? 我承认了,我就乱了我的本心的亲近意,亲近是无所助,我现在竟然在助你,没有助你总会发脾气,你没有助,你总会计较,没有助你总会大声,没有助你总会做错。这种事。忏悔 跟别人无关,是我自己的事忏悔。各位,这个才是真正的以戒为师,这种人一定成就。如果你还辩论,还辩我怎么做, 你错,你也这样子。我跟你讲,你永远来停留在这个住的当下的,忘记当下,你很难相遇。各位,我讲述我内心的真实话,我时常要对我自己是这样子,也这样子来勉励砥砺我自己。 各位一定要知道,所要安于,无所助心。这是讲到这边各位佛陀谆谆教诲的交代。好,那各位这种安于无所助心的,这无所助才能够安住在 再按住,先按住按住,再拨了空信的石像跟我 现在用这句话,这句话是古高僧大德在注解金刚经,我引用他的话。 好,各位尽量是引用高声大讲出来话,我是在作为全数字。好,各位听着哈,他说当你金刚经学到这边的时候, 菩萨因毒所浇树哦,怎么浇住就是不住,色深香味出而不疏嘛。哦,所以就是无所住心嘛,你安住在这无所住心的时候,就等于你是安住在玻璃,玻璃就我们的本心哦,就本有的智慧哦,空信的石像之中。
粉丝34.5万获赞442.3万


好,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最好用的,最常用的,在家里随时随地都可以用的方法 叫关呼吸,你这个方法呢,你可以自己做,就家长朋友你可以自己做,你也可以带着小朋友一起做 啊。那前面呢,我们讲的专注的坐姿,在专注的坐姿的基础上,嗯,好,专注的坐姿,我们再说一下啊,腰背挺直,有意识的在生活中暂停。 腰背挺直,把双手自然的放在大腿上,胸阔可以打开,胸阔打开,好让我们的面部肌肉放松, 看看你的牙齿是不是也放松了,面带微笑,嘴角微微的上扬,可以的话轻轻的闭上眼睛, 如果你闭上眼睛不习惯的话,也可以睁开眼睛,做都没有关系。 好,接下来我们将注意力带到我们正在坐着的身体上, 感受一下。我们坐在这里的身体是安稳的,放松的, 觉醒的,觉醒的不是昏昏欲睡的哟,安稳放松,有觉醒的坐在这里。 当你安静下来以后,有一个生命的现象,就是呼吸自然的就呈现出来,凸显出来。 将注意力安放在呼吸上, 吸气时感受气息的吸入, 呼气时感受气息的呼出。 一定要记住自然的呼吸哦,不需要刻意的去控制呼吸, 自然到呼吸 觉察一下。当你吸气的时候,身体会微微的扩张, 呼气的时候身体会微微的松沉, 将注意力就安住在呼吸 扩张与松弛的这个运动上, 轻轻的安放在这个韵味上,不需要太用力。 好,过不了多久,你会惊奇的发现,你注意力会从对呼吸的绝杀上跑掉了, 跑开了,可能跑到过去,跑到未来,跑到工作,跑到学习上了, 当你有这个觉察的时候,在心里轻轻的恭喜一下自己 哦,你看到了我们大脑自己在工作,我们新自己在工作的模式, 我们种地会跑掉的。 然后我们就温柔的,不着急的把注意力轻轻的再邀请过来, 邀请到对呼吸的诀叉上来就可以啦。 终于可能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跑掉,你要做的事情就是跑掉了就把它轻轻的要求回来, 跑掉十次,我们就邀请回来十次,跑掉一百次,我们就邀请回来一百次。 没有好坏对错, 就将注意力安住在一心一呼上, 这就是正面的练习,一刻接一刻的不大评判的将注意力安放在 给身体的感觉上。 接下来我会敲三声铃声来结束我们这个短 淡的呼吸的练习。 好铃声过后,就邀请大家可以睁开眼睛 啊,搓搓手啊,活动一下我们的身体啊,这样活动一下我们的肩膀。好,我们今天这个呼吸的练习就到这里了。

禅定是领悟心性的最佳状态。禅定就是将心中所有的妄念杂想都清除一空,使本心自信得以显现,进而安住于这种自信之中。持之不动的境界,它是一种自然而然达到的状态。 修起禅定要按照一定的层次循序渐进。关于修订的层次,有九柱新的说法,他的意思是,一、内柱, 把心定住在一个境界之内。二、续住,当妄念偶尔升起,心想外散的时候,及时把它带回来。三、安住, 经过反复的心向外散和及时拉回的过程。四、进柱,妄念产生时,心会马上警觉并回到正面中来。五、条幅,进入这一阶段后, 修行者的六根基本上可以达到收放自如。六、寂静。达到这一境界后,修行者的起心动念就会非常明白和清晰。七、 罪及寂静,这时修行者的心会更加分明,一动念都能马上判断出善恶和政协。 八、专注一去,修行者只要一盘腿、一上座,就可以将整个念头定在所安诸的境界之上。 九、等池,达到等池的境界,心依旧在所安住的境界中长久地、平和地持续下去。禅地的九个层次,一定要通过不断的下功夫,日以继夜的精进才能够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