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2620获赞2.7万

小芬知道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更新居室里的空气,于是就在卧室里摆放了很多盆绿色植物,可是小芬晚上关上窗户睡觉的时候会感到很闷, 这是为什么呢?让花花老师来告诉大家吧。这是因为绿色植物不仅会进行光合作用,还会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则会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呼吸作用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过程?一般来说,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非常旺盛,下面我们就以萌发的种子为实验材料,一起来探讨一下植物的呼吸作用。 我们先准备甲、乙两个瓶子,往甲瓶中装入一定量萌发的种子,乙瓶中装入等量的煮熟的种子,接着盖上瓶塞,把甲乙两瓶同时放到温暖的地方。 二十四小时以后,把两只燃烧情况相同的蜡烛分别放入甲乙两瓶中。我们可以看到甲瓶中的蜡烛熄灭了,而乙瓶中的蜡烛能继续燃烧。为什么甲瓶中的蜡烛会熄灭?这是因为甲瓶里缺少了氧, 那么甲平里的氧去哪里了呢?原来甲平中的氧被萌发的种子吸收了,由此可以得出种子萌发过程中消耗了氧气。我们继续来看看下一个实验。同样 往甲瓶中装入一定量萌发的种子,往乙瓶中装入等量的煮熟的种子。实验开始时将阀门关闭,这是为了防止气体从瓶中溢出。过一段时间后,分别往甲、乙两瓶中注入清水, 打开阀门,使瓶内的气体进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内。观察两个试管,我们可以发现,与假瓶相通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 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实验中,与甲平相通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产生了二氧化碳。那么这些二氧化碳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是种子萌 萌发时分解有机物产生的。有机物在彻底分解时不仅产生二氧化碳,还产生水。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除了有物质的变化,能量会发生变化吗?我们也通过一个演示实验来了解一下。 同样的准备装有一定量萌发的种子的假保温瓶和装有等量煮熟的种子的怡宝温瓶, 往瓶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过一段时间,我们会发现,插在假瓶中的温度计显示的数值升高了,而插在乙瓶中的温度计显示的数值基本没有变化。 这说明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分解了种子内的有机物,释放了能量,这些能量中的一部分供种子生命活动利用,另一部 部分转变成热量散发出来,使温度计显示的数值升高了。从这三个演示实验我们可以知道,萌发的种子需要吸收氧气,将储存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热量。 有机物的这种变化不仅发生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还发生在所有植物活细胞的内部 细胞内。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实质其实就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呼吸作用的过程可以用下列式子表示,有机物加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加水加能量。植物体通过呼吸作用释 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各种生命活动,一部分转化成热量散失。因此,植物的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了动力。 生物圈中的任何生物在进行生命活动的过程中都需要消耗能量。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为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除此之外,还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入其他生物体内,参与构建其他生物体,并为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同学们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首先请大家和我一起逛一逛祖国美丽的新疆。 确实正像歌曲里唱的一样,新疆是个好地方,那里有优美的自然景色,更有飘香的水果。我去新疆旅游的时候,水果一下子就征服了我,更激起了我做一名生物老师的兴趣。 新疆的瓜果为什么这样甜呢?从新疆回来以后,我从新疆带回的水果在家里放了一段时间,却不如在新疆的时候甜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些问题都和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关。今天我们学习植物的呼吸作用。提到呼吸作用,首先我们可能会想到,在七年级的时候,我们曾经学习了人的呼吸作用。同学们还记不记得人的呼吸作用的实质是什么呢? 对人的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植物作为生物体,其呼吸作用的过程是不是和我们人的呼吸作用是一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这节课我们主要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概括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理解植物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结合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原理,分析总结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密切关系, 能根据影响呼吸作用强弱的因素,说明呼吸作用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并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在 在这些学习目标中,目标一和目标二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其中目标二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些难度,是我们学习的难点,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真思考,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下面我们就以种子萌发为例,来认识植物的呼吸作用。请大家看这幅图,这是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示意图。在这幅图中,我们重点关注种子的子叶有什么变化。 菜豆种子中储存营养物质的子叶随着种子萌发逐渐萎缩,直至最后脱落消失,说明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有机物被不断消耗。 那么种子中的这些有机物是怎样被消耗并转化为能量的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认识一下这个过程, 请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这些实验现象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这是一组对照实验,在设计实验的时候,我们要控制变量。 甲乙两个广口瓶中分别装有等量的萌花的种子和煮熟后冷却至室温的种子,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昼夜, 将燃烧的蜡烛分别放入两个管口瓶中,观察蜡烛在两个瓶中的燃烧情况。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装有萌发的种子的广口瓶中,蜡烛不能够正常燃烧,这说明了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 同时还说明种子体内的有机物分解转化成能量需要氧气的参与。那么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有哪些物质产生呢?下面我们来看实验探究二,同学们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这些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哪些 结论。在这里老师提示同学们,二氧化碳这种物质具有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 另取甲乙两个管口瓶 冷却至室温的种子,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昼夜, 用注射器分别从脸的瓶中抽取十毫升气体、 五毫升澄清的石灰水 震荡观察现象。 这个实验结果表明,从装有萌发种子的广口瓶中抽取的气体可以使成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那么这一现象说明了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同时实验结果还表明,呼吸作用不但产生二氧化碳,还有水生成。同学们在课下可以自行设计实验验证。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也有水生成, 那么植物在进行呼吸作用的时候是不是也有能量的变化呢?下面我们来看实验探究。三、 请大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这些实验现象可以说明什么问题?同时,如果种子在呼吸过程中产 了能量的变化,那么这些能量去哪了呢? 这个实验也是一个对照实验,同样体现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实验所需材料用具,暖水瓶、煮熟的绿豆种子、萌发的绿豆种子、棉花电子天庭 温度计标签纸。 取两个暖水瓶,分别贴上标签,编号为假瓶和乙瓶,分别抽取等量的萌发的绿豆种 和煮熟后冷却到适温的绿豆种子,在瓶中加入适量的萌发的绿豆种子,以瓶中加入等量的煮熟后冷却到常温的绿豆种子, 往瓶中各插入一只温度计,用一团棉花封住瓶口,记录两只温度计的初始温度。 过了一段时间,观察两只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情况,通过对比每只温度计的前后的温度,我们可以发现 甲醛中的温度上升了,而乙醇中的温度则没有很明显的变化。 这个实验的结果说明,种子萌发时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了能量。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方面满足种子萌发的需要,另一方面以热量的形式散失掉。科学家对此也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呼吸作用不是种子独有的生理活动,只要是活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那么我们了解了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现在大家是否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什么是植物的呼吸作用呢? 植物体吸入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我们可以根据呼吸作用的概念书写出呼吸作用的公式。 植物体以有机物和氧气为原料,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二氧化碳和水是呼吸作用的产物。 提到能量的转化,我们会想到七年级的时候,我们曾经学习了植物细胞的结构。在植物细胞中有两种结构是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我们在上一节课又复习到,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里合成有机物,注存能量,而线绿体的作用和叶绿体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在线绿体里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所以线粒体是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 所以很多人就会产生这样的看法。有人说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同学们认为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吗? 事实上,光合作用需要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其他的生理活动过程全部都需要能量,而这些能量都来自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因此,只要是植物的活的细胞,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作用。 那为什么我们会形成这样的错误认识呢?这主要是由于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的强度远大于进行呼吸作用的强, 所以光合作用掩盖了呼吸作用。说到这里,可能同学们会想,是不是由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使得新疆的瓜果特别甜呢? 当然不是,瓜果之所以感到甜,是因为在瓜果中有大量的果糖之类的有机物,有机物的含量越高,水果越甜。而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呼吸作用的原理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呼吸作用不能够使水果当中所含有的有机物的含量变高,那么这必然让我们想到了呼吸作用与合成有机物的光合作用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下面我们通过观察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公式,比较一下 这两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内在关系。呼吸作用的原料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呼吸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在进行的过程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注存能量。换句话说,呼吸作用所需要的原料来自于光合作用合成的产物, 而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和其他的植物的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则来源于呼吸作用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能量。 我们用列表的方法来整理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首先来看两者的区别, 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是在叶绿体里,呼吸作用发生的场所是在线粒体中。 光合作用是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呼吸作用是以有机物和氧气为原料。 光合作用需要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够发声,呼吸作用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可以发声。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注存能量,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两者的关系我们概括起来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关系。 所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积累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光合作用,二是呼吸作用。 我们可以想办法增强光合作用,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通常情况下,我们通过增加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来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那么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减弱呼吸作用,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可以使植物体中所积累的有机物更多。那么怎样才能实现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呢?我们需要认识影响呼吸作用强弱的因素 素。对于植物来说,植物的种类以及生长速度都是影响呼吸作用强弱的内在因素。比如仙人掌叶退化为叶刺,生长在沙漠地区,生长缓慢,其呼吸作用比较弱。 一般而言,对于大多数生长旺盛的植物来说,起呼吸作用都比较强。 除了影响呼吸作用强弱的内在因素之外,还有一些外在因素也是影响呼吸作用强弱的,比如温度、水分、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对于植物来说,在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水分下,呼吸作用进行的就强。氧气作为呼吸作用的原料,氧气的 浓度越大,呼吸作用越强。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产物,如果二氧化碳的浓度高,呼吸作用则弱。根据这样的原理,我们就能够解释新疆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了, 这要结合新疆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来分析。新疆地区气候干燥,光照时间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 另外,新疆地处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夜晚温度很低,这样植物的呼吸作用就比较弱,消耗的有机物比较少。 综合两方面的原因,新疆的瓜果内所储存的有机物就会更多,所以使瓜果的品质特别好,吃起来特别甜。 那么呼吸作用的原理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含有许多的应用,比如农民给水稻排水晒田,对作物进行中耕松土,或者在改善土壤的时候在黏土里掺沙, 这些都是使土壤中有足够多的氧气来满足植物对于氧气的需要,保证植物能够顺利的进行呼吸作用。 另外还有一些应用,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在冰箱里面保存水果和蔬菜,目的就是在低温的条件下延长水果和蔬菜的保质期,其原理也是为了使呼吸作用减弱, 消耗的有机物变少。另外,在粮食收割完之后,通常要对种子进行晾, 这样也是减少粮食中的水分的含量,以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我们要保存种子时间更长,往往在仓库中充入更多的氮气或者是二氧化碳,这样的目的也是为了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 下面我们用呼吸作用的原理来解释一个生活中的现象,这是在农村常见的菜窖,久未开启的菜窖不能够贸然进入,这是什么原因呢? 主要是由于蔬菜在菜窖中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菜窖中的氧气,生成了二氧化碳,有可能使菜窖中氧气的含量减少,如果贸然进入的话, 可能会引起窒息。所以我们在进入菜窖之前,往往先进行灯火试验,用燃长的蜡烛试一试,看看有没有足够多的氧气支持呼吸。 当然,当我们进入菜窖之后,可能会发现菜窖里面的温度要高于菜窖外面的温度,这也是由于菜窖中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了能量的缘故。 那么这节课我们学到了有关植物呼吸作用的许多知识。同学们回想一下,对照我们在课前所制定的学习目标,看看我们是否都已经完成了预期的学习任务。 本节课我们首先通过实验认识到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释放能量,并且总结了呼吸作用的概念,书写出呼吸作用的公式。同时我们认识到呼吸作用对于植物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呼吸作用是植物吸收氧气,将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同样作为植物的重要的生理活动,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首先我们来看他们的区别,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所需的条件不同,发生的场所不同, 原料和产物不同,能量变化不同,他们之间的联系概括起来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关系。 另外,我们还了解到,许多因素都可以影响呼吸作用的强弱,比如温度、水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都是影响呼吸作用强弱的外在因素。 那么通常呼吸作用的原理应用在粮食储存、中港土地以及给土地及时排涝的应用当中。 下面我们通过几道小题来巩固一下本节课所学到的内容。第一小题,下列有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哪一个? 这道题正确的答案是, a。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而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可以发声, 所以这道题符合要求的选项是 a。 第二小题,水蜜桃种植区土质疏松,适宜水蜜桃生长,而土壤板结则不利于其生长。主要原因是什么? 如果土壤板结的话,土壤中所含有的氧气比较少,就不能够保证桃树能够正常地进行呼吸作用,从而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必然会影响水蜜桃的产量。所以这道题的答案选择 b。 第三题,这是一道实验题,通过阅读题干和观察图片,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个对照实验。 燃烧的蜡烛深入甲瓶中立即熄灭,说明甲瓶中常有的是萌发的种子。那么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应该选择 d。 该体验说明呼吸作用消耗的是氧气,而不能说明消耗的是二氧化碳。第四小题 这道题的题干非常有意思,和老师在新疆遇到的问题实际上本质是一样的。 在草莓大棚中,晚上要降低大棚的温度,实际上是减弱呼吸作用的强度,从而使草莓中消耗的有机物减少,积累的有机物变多,进一步的提高草莓的产量,改善草莓的品质。这道题符合要求的选项是 d。 下面给大家布置一道拓展作业,凡是活的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我们本节课是验证了种子萌发过程中进行呼吸作用。课下的时候,请同学们参考教材中的探究径一、设计实验证明植物的叶也能进行呼吸作用,大家可以从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以及释放能量的角度来进行设计。 本节课我们对于植物呼吸作用的研究暂且告一段落,但是并没有结束,因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要和外界发生气体交换。那么植物是怎样完成这样的过程的呢?为了完成这些功能,又有哪些特殊的结构呢? 这是我们今后继续深入学习的内容。最后,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后有机会能去新疆走一走,看 看一看那里优美的自然风光,尝一尝好吃的水果。更重要的是,新疆地大物博,有非常丰富的生物资源,没准可以给同学们开启一扇神奇的生物科学之门。好,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再见!

小芬觉得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更新居室里的空气,于是就在卧室里摆放了许多盆绿色植物,大家想一想,这种做法科学吗? 哇,花花老师告诉大家,这是不科学的呦!在有光照的时候,绿色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以更新居室内的空气。 在黑暗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呼吸作用仍在进行,会消耗居室内的氧气,将二氧化碳排放到居室里,影响居室内的空气质量。 其实呀,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除了用于构建植物体以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作用,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种子的萌发、生命活动活 活跃起来,需要供给能量。下面我们就以种子的萌发为例,探讨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看,花花老师带了什么过来了呀,这是假瓶,这是乙瓶, 假瓶中装的是萌发的种子,乙瓶中装的是煮熟的种子,我们的实验装置就基本完成了。然后我们瓶子中各插入一根温度计。插入了温度计,我们就要开始观察这温度计的变化,也就是说要读数了。 过一段时间,我们会发现,插在萌发的种子中,也就是甲平的温度计显示的数值升高了。插在煮熟的种子中的温度计显示的数值基本没变化,也就是说,甲平中的温度上升,乙平中的 温度不变。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啊,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分解了种子内的有机物,释放了能量,这些能量中的一部分供种子生命活动利用,另一部分转变成能量散发出来,使温度计显示的数值升高了。 所以我们由此得出结论,种子萌发的过程是能释放热量的,萌发种子中的有机物最终转变成了什么物质呢?跟着花花老师的脚步进行第二个实验吧! 大家看,瓶中的是萌发的种子,实验开始之前的阀门是关闭的,这个就是我们的实验装置,接下来要注意啦!在这个实验中,一定要将导管的一端插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导管的另一端一定不要插入种子内部,而瓶内 种子也可以用新鲜的豆苗代替。但是用绿色植物做此实验的话,必须将实验装置放到暗处,避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使实验现象不明显。前期准备工作就绪,实验正式开始。 我们往瓶子里注入清水,打开阀门可以将瓶内的气体排挤出去,气体沿导管进入试管,然后开始观察现象了。澄清石灰水居然变浑浊了!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实验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产生了二氧化碳。那么这些二氧化碳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是种子萌发时分解有机物产生的,有机物在彻底分解时不仅产生二氧化碳,还产生 种水。种子萌发能够产生热量,能够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那它的原料是什么呢?我们再来进行这节课的第三个实验,大家就会了解了。现在请大家看到第三个实验的装置图, 依然是分甲、乙两个瓶子,甲瓶中装有生命力旺盛的萌发种子,乙瓶装有等量的没有生命力的种子及煮熟的种子。盖上瓶塞,将甲、乙两瓶同时放到温暖的地方,二十四小时后,将燃烧的蜡烛放进去甲、乙两个瓶子中, 观察到甲瓶中的蜡烛熄灭了,以以瓶中的蜡烛继续燃烧。为什么甲瓶里的蜡烛会熄灭?这是因为甲瓶里缺少了氧。那么甲瓶里的氧气去哪里了呢?原来甲瓶中的氧 被萌发的种子吸收了,由此得出,种子萌发的时候需要氧气。通过科学证明,萌发的种子在不断的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并且在氧气的参与下,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过程就和呼吸作用有关了。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主要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进行,不同的细胞内线粒体的数目不同,线粒体较多的细胞中呼吸作用越旺盛。呼吸作用的实质其实就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这是细胞呼吸的表达式。 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有氧气的情况下,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能量。 植物不同的细胞,不同的生命时期,呼吸作用的强弱是不一样的。呼吸作用的强弱常常是生命活动强弱的标志, 影响着植物体的生长发育,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首先是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例如农田、事实、松土都是为了使植物的根得到充足的氧气,保证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 含有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在温室栽培水果蔬菜时,我们可以适当的增大昼夜温差,白天温度高,植物光合作用旺盛,制造的有机物就多,夜晚温度低,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为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除此之外,还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入其他生物体内,参与构建其他生物体, 并为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在这些生物体内,有机物分解提供能量的方式是基本相似的,都是通过细胞的呼吸作用,任何活细胞都在不停的进行呼吸作用,一旦呼吸作用停止,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生物的呼吸作用,自然界中有机物的分解以及燃料的燃烧、毒药。消耗氧气,排放二氧化碳。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就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