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1703获赞3.3万

如果你是格律师的爱好者,那么你一定听说过一个词叫该死的十三元,那么很多初学格律师的小伙伴们肯定就不理解了,哎,这里边的故事啊,还挺有意思的。那么在讲这个之前,首先要弄清楚啥是十三元,有的人就说了,那还不简单吗? 十三元就是十三块钱呗,我打死你。这个十三元呢,是平水运里边的一个运步,这个运步在平水运的上平生里。上平生一共十五运,都包括什么呀?一东二东三江,四只五位,六于七于八起九加十,挥十一针,十二纹, 十三元,十四三,十五三。哎,你看有一个十三元,那为什么说他该死呢?因为啊,这个十三元,这个孕布啊,划分的比较不合理,曾经干倒了诸多财。 比如清代的大才子高新魁,他在考状元的时候,因为错压了十三元,导致出运,最后只能遗憾的名列第四,他可是权臣数寸,一心想提拔的人呐, 结果状元没得上,你说速顺得气啥样?有人说,你提的这个高新葵,他不知名,我不知道,我给你提一个知名的曹雪芹,你总应该知道吧?曹雪芹在他的著作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当中,黛玉与香云连诗韵脚丫的就是 十三元,结果待遇的一句失踪,运脚错压了宣传的轩子,导致落运。因为宣传的轩子,他在下平生的一仙当中,但可气的是,除了宣传 的轩子之外,轩华的轩,春轩的轩,这些轩子却在十三元当中。像这种现象在评水运里边还有很多,比如说那个单位一加仑的那个轮子,在十三元当中, 可是同样发音的轮里的轮、车轮的轮,轮落的轮却在 十一。真理咋样?崩溃不崩溃?所以呀,有很多的古人也说过,评水运真该死,尤其是这个该死的十三元。

该聊聊什么是平水运了,咱们先说个话题啊,之前几个视频有不少朋友评论说,你用普通话来读诗,普通话都不是古韵了,还谈什么格律? 还有朋友说,用粤语读诗才是传承,才是字正腔圆。这些话呢,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是并不准确。首先咱们说您所说的古韵指的是什么时期?明清算不算古? 明清的官话已经很接近现在的普通话了。如果您指的是唐韵,那么不仅是普通话,咱们现在所有的方言都不是您所说的古韵,当然也包括粤语。 还有人留言说唐韵就是一个骗局,是现代人炒出来的,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唐韵。我估计啊,这位是跟我杠极了,开始胡说了。唐韵当然有。我们通常所说的唐韵呢,有两个含义,一个 是指唐代官话,另一个是指唐韵这本书。这本著作呢,是唐代孙眠所著,原作已经遗失了, 根据清代便永玉事古堂书画会考所录唐元和年间唐韵写本的叙文和各卷的运数记载,全书为五卷,共一百九十五运,其赏趣二生都比陆法言的切韵多一韵 括弧。之前我也只是知道这本著作,具体这几句资料也是我刚刚搜来的。哈哈哈,在我说葛律师都应该和平水运的时候,也老是有人跟我杠,你无知啊,唐代根本就没有平水运,而葛律师形成于唐代,他怎么可能和平水运呢? 听起来特有道理哈,每次解释都挺费劲,今特意说一下吧。唐代呢,的确没有平水运。平水运最早出自南宋刘渊所住人子心刊里部韵律, 刘渊是江北平水人,也就是现在的山西临汾地区,所以称平水运。当然并不是说平水运是现在的临汾话, 平水韵是依据唐代诗词用韵而成。简单来说吧,他归纳总结了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和唐代孙冕的唐韵。 切运和唐运运步太多,切运有二百零六个运步,而平水运归纳为一百零七个运步。同期的金人王文玉所驻平水新刊运略为一百零六个运步,都简单了很多。我们现在学习的平水运是清代成书,也是一百零六个运部。 顺便说一句,中华新运以普通话为基础,按时间呢,有两个版本,分别是十八和十四个运步,所以我们说唐诗和平水运就是这个意思。唐诗和的是隋朝的切运,而平水运又是总结归纳切运而来。所以您左们, 我在评论区怎么可能有时间杠的过那些大聪明呢,跟他们根本说不清楚啊。那么评水运的读音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历代有很多的运输都有标注明清时期的官话,虽然已经很接近现在的普通话,但是康熙字典里也依据唐运、集运、广运等等普及,对每个字都做了说明或者注音,所以我们能知道大概的发音,但是很难确切的恢复每个字的读音。 有人又说了,那你跟这扯什么呢?既然无法确切恢复,就是不能肯定,那你还平起平收,自己自收的在这聊呢。 哎,您记清楚了,具体发音难以确切,但是运步和评测是能确定的,您搜一下评水运表就知道了。一百零六个运步,每一个运步都有哪些字,各属于评赏区,入哪个声部都有明确的归纳。其中评 生包括上平和下平各十五个运步,上升二十九运,去生三十运,入生十七运,一共是一百零六个运步,我就不一一背了啊,一个是太耽误时间,一个是我确实背不下来。哈哈哈, 这下就能明白了。风急天高元啸哀主兴,杀白鸟飞回。哀和回不押韵呢?在平水韵里,哀和回同属上平石灰上平十五个韵步,一动二动三江四知五威六一七一八起九加石灰,就是这个韵步。在平水韵里呢,是一个韵,只是普通话不押韵了。 所以这也就回答了很多人以为的错误观点。格律师,押不押韵,要看诗人是哪的人,说什么方言,以方言为准,看押不押韵,这是错的。无论诗人说什么方言,他们写格律诗都是按统一的标准,就是平水韵。咱们接着说生 平、赏去入四个声调,平是平声,赏声、趣声,入声都是色声。对比普通话呢,我们暂时可以这么理解,平声就是一声和二声,一声是音频,二声是阳屏。 色声呢,是三声和四声,三声就是赏声,四声就是趣声。这么说呢,其实并不准确,但是暂时可以这么理解。 那入声呢?严格来说,普通话里呢,是没有入声字的,所有入声都被归到了其他的音调。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诗的评色我们容易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八和沙都是平韵,怎么最后的甲又成了色韵呢?其实这首诗就是一首色韵诗,八和沙都是入生字是色。有人说皇朝不是起义的那个吗?他为什么会写诗呢? 哎,这首诗叫不地后复局,就是说考了半天考不中,急眼了,写了这首诗,然后就反了。皇朝虽然不是什么大财,但是也算是少有诗才考不中呢,也是因为晚堂科考的黑暗。 皇朝更牛的是他精于齐舍,骁勇善战,义军很快从几千人发展到几十万人,最后因为急于称王,把几十万大军全部住进长安,结果被包围了。 我又跑题了。哈哈哈,皇朝咱们以后再说。接着说平水运。刚才说的是平水运的读音不能完全确定,但运步和声调也就是平侧,是完全能够确定的。 平水韵呢,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有朋友说粤语读诗才是古韵,咱们下期说说,为什么说普通话和粤语都不是唐韵。好了,今儿不早了,咱们明儿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