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诗人惊竹娇用《君不见》为你写下这个时代「青春」最诗意的注脚 "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江南"——这句全网传播超亿次、触动无数人的诗句,便出自这位年轻诗人之手。在他的首部诗集《君不见》里,惊竹娇用200余首长短句,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既古典又现代的诗意世界。 本期视频,我们将一起走进: ✨ 「四年金陵梦,百首少年诗」:南京的求学时光如何滋养了他的创作,那些大街小巷、秦淮烟雨又怎样化入了他的诗行。 ✨ 古典与现代的融合:看他如何将"的卢"这样的古典意象创新性融入现代语境,实现"名词动用",让传统焕发新生。 ✨ 六辑诗篇,六重意境:从记录成长心路的《得意春衫》,到捕捉青春片段的《朝露十八》;从抒写情感的《有关风月》,到借物抒怀的《植物情书》——全书六辑,完整呈现一位少年的诗意成长。 ✨ 新媒体时代的诗歌传播:为何他的诗能引发年轻人共鸣?短小、精致、合辙押韵的特点,如何让诗歌在短视频时代重新焕发魅力? 这不仅是一本诗集,更是一场「用孤独治愈孤独」的旅程。惊竹娇的诗歌,被诗人刘汀评价为"充满未经驯化的青春气息",在《诗歌月刊》主编何冰凌看来,它们"小巧、精致,很耐读,且注意节奏,合辙押韵",能"在不经意间触动到内心的柔软"。 「少年一贯快马扬帆,道阻且长不转弯」。愿这本诗集,能让你重新找回那份捕捉生活诗意的能力。 #君不见 #惊竹娇 #现代诗歌 #好书推荐 #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江南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Xiii.1周前
我的十七岁,是一首尚未定稿的长诗。 初稿写于深夜的课桌,字迹被台灯与泪水晕染,我总是慷慨地浪费着笔墨,用大段的篇幅去描述我看似普通的青春,有鲁莽的涂抹,也有小心翼翼的填补。我记得午后教室的光落在在试卷边缘的涂鸦上,书包里带着折皱的一本又一本笔记,以及和好友并肩走过上下学路时笑的毫无道理的瞬间。我在仓促间录下岁月迅疾的风声,这些斑驳的痕迹会刻在我往后人生的扉页上,这些经历过的种种我把它们都称之为一场笨拙的冒险。 我仿佛坐在一道光的门槛上,一只脚留在少年糖果般明亮的安全区,而另一只脚却又试探性地迈向成年世界那片未知的星海。未来步步紧逼,我没有做好准备。但在这片迷茫的腹地,却也滋长着我纯粹的勇敢——敢于在成为一个大人之前,先彻底地、完整地成为一个忠于自己感受的少年。 在我的十七岁,我病于文艺也生于文艺。我的感官是常年不关的窗,风,光影与叹息都径直穿过,所以总显得拥挤而又嘈杂。敏感是不断隆起的新生山脉,每一次微小的悸动与悲伤,都在为我的长诗做出更好的定稿。我喜欢叫嚣于表面的热血宣言,也喜欢自己宁静而磅礴的内心表达,我的欢喜与悲伤,都像被文艺的滤镜调过色,我愿意为我的文艺病写下一封又一封迟来的情书,在平凡的年纪我拥有最富饶的宇宙——一本又一本手写的、字迹不定却浸满着春夏秋冬和泪痕的私密小说,而我是它唯一的作者和读者。 这首名为我的《十七岁》的长诗,写给现在,也写给未来,我会说“亲爱的,请原谅我的笨拙与锋利,但你看,我曾这样真心实意的书写过你。”#我的十七岁 #随笔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2: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