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6
00:00 / 12: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5)梁间燕子太无情 黛玉的潇湘馆有燕子筑巢,而且还常飞进屋子里去。 二十七回,黛玉嘱咐紫鹃“把屋子收拾了,撂下以扇纱屉;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拿狮子倚住;烧了香就把炉罩上。”也是在这一回,林黛玉悲吟“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燕子与杜鹃、大雁一样,是围绕黛玉晕染其性格、命运的重要符号。 黛玉的诗词里常有“燕子”。元妃省亲时,黛玉替宝玉写了《杏帘在望》“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酒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第七十回,偶填柳絮词一折,黛玉写了《唐多令》:“粉坠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倦,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在这三首诗词中,燕子展示出三种不同的意向。《杏帘在望》是颂圣诗,此时的燕子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派生机中令人欣喜的喜庆之鸟绕梁而飞。《葬花吟》中的燕子,却是与明末清初诗人陈子龙《山花子·春愁》诗中“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的燕子一样,见证了时事变迁,却不能承载诗人“黍离”之悲的无心、无情。唐朝名妓关盼盼不忘为其建造燕子楼的武宁节度使张愔的情深,终身不嫁,最终在燕子楼中度过了孤独、凄凉的后半生。《唐多令》用其典故,词中弥漫的是漂泊无依的悲凉。 燕子,又称“天女”、“玄鸟”。早在几千年前就成为文人吟诵的对象。 燕子同宿同飞、形影不离,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更反衬出人的寂寥。 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又反衬出惆怅的心境。 燕子可以是“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最值得留恋的春光,更可能是昔盛今衰、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还有文天祥《金陵驿》“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潇湘馆的燕子是黛玉情深的见证,是黛玉于孤苦中的陪伴,但最终,人事代谢,燕子依旧,潇湘馆却人去楼空。#文化 #读书 #红楼梦 #朗诵 #林黛玉
00:00 / 05: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00:00 / 05: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13: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3
00:00 / 02: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