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孙子兵法》9.行军篇 《孙子兵法》9.行军篇 《孙子兵法·行军篇》的核心在于阐述军队在不同地形下的行动准则(“处军”),以及如何通过观察细节准确判断敌情(“相敌”),并强调治军需恩威并施。 **一、四大地形处的行军原则** 1. **山地**:靠近山谷,占据高地、向阳处;敌占高地,不可仰攻。 2. **江河**:远离河岸驻扎;待敌半渡时攻击最佳;避免在敌军下游驻扎。 3. **盐碱沼泽**:迅速通过,不可停留;若遇敌,须抢占近水草、靠树林之地。 4. **平原**:选择平坦地形,背靠高处,形成“前低后高”之势。 驻军总原则是选择**干燥、向阳、地势高**之处,以保障士兵健康,这是胜利的重要基础。 **二、察悉敌情的三十二种迹象(“相敌”)** 通过细致观察敌军动态和自然现象,可判断其真实状况: * **敌军布阵意图**:近而静者恃险,远而挑战者欲诱进;无约请和者必有谋。 * **敌军状态**:倚兵器而立者饥,打水先饮者渴;鸟集营空,夜呼军恐。 * **敌军动向**:尘高而锐者车来,尘低而广者步来;半进半退者可能为佯动诱敌。 善于“相敌”的将领,能透过表象洞察本质,避免中计。 **三、治军根本:文武兼施,令素行以教民** * **兵力并非越多越好**,关键在于不轻敌冒进、能集中兵力、准确判断敌情。 * **治军要文武结合**:“文”指用道义关怀士卒,“武”指用军纪法规统一行动。二者缺一不可。 * **关键在于平时养成**:平素严格贯彻命令、教育士卒,才能使其养成服从习惯。将帅与士卒相互信任,是令行禁止的基础。 **总结** 《行军篇》的精华可归结为三点: 1. **“处军”得利**:根据地形灵活配置军队,充分利用地形的辅助作用。 2. **“相敌”知实**:通过观察细节,由表及里地准确判断敌情和意图。 3. **“治军”有方**:平时恩威并施,建立信任,才能确保战时指挥有效。 最终目的是达到**“并力、料敌、取人”**——集中兵力,明察敌情,从而战胜敌人。#孙子兵法 #上热搜 #每日分享 #原创作品 #文化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7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07: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5: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4: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