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算力全景图谱,算力经济核心赛道解析(未来五大趋势) 2025年9月18日,华为全联接大会在上海举办,官方首次公开百万卡规模的“超节点集群”,单体集群内集成超过十五万张昇腾AI芯片,总算力超过50万卡,现场还公布了2026年新一代昇腾950PR芯片的发布计划。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会上表示,随着大模型、自动驾驶等新业务爆发,算力基础设施正从万卡迈向百万卡时代,AI算力已成为当前产业升级的核心资源。另外在2025中国算力大会上,工信部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披露,全国多地算力分平台已经接入国家统一调度网络,平台节点建设有很明显的加速。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280 EFLOPS,通用算力占比65%、智能算力占比32%。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同比增速将达到40%以上,主要增长点来自大模型、智能驾驶、智慧城市等新型产业场景对高性能计算资源的需求。过去,算力基础设施主要为互联网、金融、政务等场景“后台”赋能,属于IT体系里的“水电煤”。这两年,随着大模型、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新兴领域需求暴涨,算力能力成为企业竞争和产业升级的基础门槛。无论是政策推动还是市场竞争,算力都已从幕后走到前台,成为数字经济体系里必须争夺的关键“新型生产力”。各地、各行业都在加速提升本地和行业的算力供给水平,产业链也在这股“算力扩容”浪潮中持续外延。 如今算力主要通过三种类型的数据中心提供:通用算力中心(基于CPU,承担网络服务、通信等基础计算)、智能算力中心(基于GPU/FPGA/ASIC等AI加速芯片,用于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和推理)、以及超级算力中心(通常融合CPU和GPU,用于气候模拟、基因测序等大规模科学计算)。 简单来说,通用算力中心保证日常互联网和物联网服务的稳定运行,智能算力中心则专门支撑像大模型训练、AI推理这样的新型需求,超级算力中心则攻克航天、国防等需要极致计算的难题。 #算力 #算力经济
00:00 / 14: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好望角2周前
加强核力量建设,增强核威慑能力维护世界和平✌️ 中国核武策略的核心目标是维护国家安全,通过多维度威慑与反击能力实现战略平衡。以下是关键要点解析: 核威慑策略转型 近年中国核力量从“存在性威慑”转向“可信可用”策略,强调在遭受核打击时仍能实施有效反击。例如,2024年火箭军试射洲际弹道导弹精准命中目标,海基核潜艇突破航域限制,形成陆、海、空三位一体威慑体系。陆基导弹:东风-41等洲际弹道导弹射程达1.5万公里,采用多弹头分导技术,提升突防能力;东风-31AG等型号具备公路机动能力,降低被侦测风险。 23 海基力量:094型核潜艇搭载巨浪-2导弹,射程8000公里,096型核潜艇及巨浪-3导弹研发加速,进一步增强隐蔽性与打击范围。 23 空基配置:轰-6N轰炸机通过空中加油拓展作战半径,搭配空射巡航导弹,形成空中核打击能力。核威慑体系特点 最低核武配置:保持足够威慑力量而非追求数量堆砌,2023年约500枚弹头,预计2030年或增至1000枚。 1 三位一体部署:陆基导弹灵活机动,海基潜艇全球覆盖,空基平台补充打击盲区。 2 技术迭代:东风系列导弹持续升级,巨浪导弹生存率提升,高超声速武器加入威慑体系。 14 国际战略意义 美国国防部评估认为中国核武库扩张速度全球最快,但中国强调发展核力量是为和平而非争霸,坚持“不首先使用”原则,以威慑减少冲突风险。#祖国强大 #瞭望中国核武库 #军事科技 #抖音热评 #时刻准备着
00:00 / 03: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20250927】花旗十五五规划展望: 2025年9月18日花旗研报指出,“十五五”规划核心为“强制性再平衡”,标志中国经济迈向深度转型。政策重心从过去以供给驱动、投资拉动的模式,转向供需协同、内需主导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宏观上聚焦两大再平衡:一是发展与风险的再平衡。在房地产调整、地方债务与外部压力阶段性缓和后,政策重心重回经济增长。面对通缩压力,规划将锚定GDP年均增速4.5%-5.0%,确保2035年经济总量翻番目标,并以GDP平减指数稳定在2%左右作为再平衡成功的关键指标。二是供给与需求的再平衡。供给侧坚持新质生产力为核心,2025-2030年AI领域资本开支预计超3.3万亿元,工业政策突出“反内卷”,遏制钢铁、光伏、汽车等行业产能过剩。技术投入聚焦AI芯片、半导体与基础研究,新基建年增8%-12%,覆盖数字化、绿色能源与先进制造。需求侧则大力提振消费,需新增约20万亿元内需。花旗建议16万亿元结构性支持,包括育儿补贴、老年护理券、提高养老金及降低企业缴费负担。剩余4万亿元缺口通过改革最低工资机制、改善工时制度、扩大保障房供给释放储蓄潜力。这一转型将重塑大宗商品格局:铜、铝受益于科技与能源革命,迎来中长期牛市;石油需求见顶,LNG进口放缓冲击全球市场。房地产加速构建“商品房+租赁+保障房”三元结构,建立“人—房—地—钱”联动机制,投资较峰值回落35%后趋于筑底,预计2026年底行业触底,为温和再通胀铺路。政策增量将聚焦保障房、城市更新与智能绿色住房,一线及核心城市将领跑。股市方面,超配医疗、保险(受益老龄化),低配电信、油气与地产;科技(AI生态)、旅游、新能源为增长主引擎,体育服饰、休闲餐饮、酒店、潮玩等体验消费将显著受益。这不仅是增长蓝图,更是一场系统性重构——通过可量化的政策组合,推动中国经济迈向内需驱动、结构优化、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十五五规划 #房地产 #扩大内需 #人工智能 #花旗
00:00 / 06: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415
00:00 / 06: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64
00:00 / 07: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19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