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博主许源,带你们一起了解,云南怒江溜索桥,是怒江大峡谷特有的古老渡河工具,曾是当地居民跨越怒江的主要方式,如今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成为旅游体验项目和交通变迁的见证,历史背景,传说游历,素族受彩虹启发发明已有数百年历史,早期溜索由烛灭制成,需定期更换,安全系数低,1957年,原碧江县人民政府架设了第一根钢索溜索,木质溜邦换成滚珠轴承铁滑轮,1980年代,怒江境内最多有61对跨江溜索,种类与使用方法,平溜单股溜索,两头稍高,中间哦,需用臂力攀到对岸陡流,双股流索一头高一头低,形成高低倾斜,速度快且省力,使用时将溜帮架在溜索上,用溜绳绕腰和臀部,最后一圈紧套在脖子上,以仰卧姿势划过江面,作用于意义,交通作用,在交通落后的过去,是怒江两岸居民互通,赶集上学等最便捷的方式,历史意义,抗战时期,中国远征军曾靠灭溜索飞渡怒江回国,文化意义是怒江大峡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当地居民的智慧和勇气,现状与未来,随着怒江交通的发展,溜索逐渐被桥梁取代,2016年12月5日,怒江州率先完成溜索改桥工程,经保留几对溜索作为旅游项目,如今溜索成为见证怒江大峡谷交通变迁的活化石,吸引游客体验其惊险与刺激,云南怒江溜索桥,主要分布在怒江丽素族自治州境内,以下是一些具体位置,泸水市六库街道,这里有固定的溜索体验点,游客可以提前预约,感受以30千米每小时的时速飞渡怒江的刺激,福贡县石月亮乡,石月亮溜索平台,位于左落底村美丽公路旁,共有八对16根渡江溜索横奔怒江两岸,在这里飞度溜索,脚下是奔腾的怒江水,抬眼望去是巍峨秀丽的十月亮,两岸美景一览无余,福贡县匹河乡托坪村,地处怒江西岸,与东岸的乡政府一江之隔,村民出行曾长时间依靠溜索吊桥,福贡县马集乡马集米村,从古至今,村民出行靠飞,一条绳索过怒江,面朝蓝天,身下就是肌瘤。
00:00 / 02: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0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42
00:00 / 05: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6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