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3: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5
云岭边关:国门卫士守护下的跨境共生之道 在祖国西南边陲,4060公里的边境线蜿蜒如巨龙,将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紧密相连。这条特殊的地理纽带,既是对外开放的前沿,也是国家安全的屏障。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的移民管理警察们,正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智慧,在国门边境书写着守护与发展的时代篇章。 一、制度创新:从地方探索到法治固边 自上世纪90年代起,云南便开始探索边境管理新模式。针对中缅、中越、中老边境地区人员流动特点,云南省先后出台两部政府规章,允许境外边民凭劳动部门证明在边境地区临时居留。随着《出境入境管理法》的实施,德宏、红河等州市率先推出跨境务工管理办法,建立"外籍人员服务管理中心",整合公安、人社等多部门资源,为境外务工者提供一站式服务。2024年,普洱市也启动跨境就业管理办法的调研制定工作,试图在法律框架下构建更规范的跨境劳务市场。 这些地方实践为国家层面的政策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当前,云南正通过"法治宣传固边防"活动,将法律知识融入民族语言的快板、说唱等艺术形式,覆盖25个边境县市。在傈僳族、景颇族聚居区,民警们用民族语言录制普法音视频,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为边境治理奠定坚实基础。 二、科技赋能:智慧口岸重塑通关格局 在中老铁路磨憨口岸,一列列国际列车呼啸而过。2024年上半年,这里验放旅客12.6万人次,货物304万吨,创历史新高。数据背后,是"智慧边检"系统的支撑——电子申报终端自动核验身份,智能闸机实现"秒级通关",列车员工"一年一对验讫章"的便利措施,让跨境物流效率提升30%。 科技的力量同样体现在边境管控中。云南边检总站建成全国首个边检大数据中心,整合21.4亿条数据,构建起"天空地"一体化防控体系。在德宏瑞丽,"数智群防"系统通过智能摄像头和AI分析,实时预警可疑人员;在怒江独龙江,"五老+两小"调解队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这些创新举措使2023年边境地区刑事立案同比下降10.88%,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攀升。 三、开放与安全:国门内外的双重使命 每天清晨,磨憨口岸的跨境旅游大巴排起长队。来自东盟国家的游客通过144小时免签政策,便捷开启"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为保障旅游团快速通关,边检部门推出"网上预约+分通道验放"模式,将团队通关时间压缩至15分钟以内。2024年上半年,云南各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1175万人
00:00 / 04: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54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