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4: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0
00:00 / 08: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 ͏2周前
“老山第一兵”邢志强:战友撤离阵地他一丝不挂孤身坚守117天 邢志强是1986年老山战役中的“孤胆英雄”,被誉为“老山第一兵”,其事迹展现了中国军人的坚韧与忠诚。 邢志强1963年生于甘肃庆阳,1983年入伍,1986年随兰州军区第47军139师417团5连奔赴老山前线。面对211高地(被称为“绞肉机”)的防守任务,他主动申请驻守距离越军仅10米的1号哨位——一个夹在巨石间的狭窄猫耳洞,空间仅容两三人蜷缩,环境极端恶劣。临行前,军长钱树根为他斟茅台壮行,师长黄俊杰授予他象征荣誉的“00001”号战斗勋章。 1号哨位高温潮湿(超40℃),雨季积水淹没半身,蚊虫毒蛇肆虐,邢志强与战友为防皮肤病被迫赤身作战。初期两名战友潘久田、白世涛因重伤撤离后,他独自坚守117天,靠数羊、默唱军歌保持清醒,用绳子套头支撑休息。期间多次负伤,右眼被弹片击中仍坚持战斗,共击退越军数十次进攻,毙敌35人(一说37人),创下全连“零阵亡”的奇迹。 在生日当天(1986年6月15日),连长冒死送来烧鸡和茅台酒,军长电话命令他休息,师长黄俊杰通过电话为他唱《十五的月亮》。这些温情时刻成为残酷战场中的感人插曲。 战后邢志强被授予一等功,转业至陕西宝鸡电信公司,默默工作至2023年退休。他鲜少提及战功,每月资助烈士家属,拒绝商业炒作,仅表示“能活着已是幸运”。其事迹被写入军史,猫耳洞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誉为“和平年代的信仰灯塔”。 邢志强用血肉诠释了“老山精神”——在绝境中坚守信念,以平凡之躯铸就钢铁防线。正如战友所言:“我们今日的安宁,正是无数邢志强用生命换来的‘静好’。”#英雄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92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37
00:00 / 1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80
陈祥榕是谁?陈祥榕(2001年12月9日—2020年6月15日),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甘棠乡下山口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某边防团战士,中共党员。他生于闽东红土地,长于英雄辈出的革命老区,自幼怀揣报国之志,2019年高中毕业后毅然参军,主动请缨奔赴最艰苦的新疆边防一线,将青春与热血倾注于祖国山河。 年少立志,赤子之心 陈祥榕出身普通农家,从小独立坚强、孝顺担当。13岁时父亲患病,他日夜守护床前;手臂摔伤却恐家人担心,默默忍受。2019年,他凭借顽强意志通过入伍考核,面对家人的不舍,他坚定承诺:“苦怕什么?去部队不吃苦难道享福?”“死也要死在边疆上!” 边防淬炼,英雄本色 戍边期间,陈祥榕不畏极寒艰险,始终冲锋在前。2020年5月,外军越线挑衅,他毅然顶上前线,在日记中自豪写道:“面对数倍于己的外军,无人退缩,我们将他们赶了出去!” 同年6月,在加勒万河谷冲突中,他为营救战友、捍卫国土,作为盾牌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牺牲时仍保持护卫营长的姿势,年仅18岁。 精神永驻,山河铭记 陈祥榕生前写下的“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成为新时代戍边精神的象征。他被中央军委追记一等功,追授“全军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姐姐陈巧钗继承其志,投身军营文职,续写“清澈的爱”。 他的生命虽短暂如流星,却以最璀璨的光芒照亮了喀喇昆仑,诠释了青年一代对祖国的赤诚与担当。英雄已逝,但精神长存边关,永驻人心! #陈祥榕#戍边英雄#致敬#我要上热门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6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9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