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古迹 #古人的智慧 #世界文化遗产 #古建筑 #文化旅游 晋祠三绝:千年艺术的巅峰之作 是晋祠中三项极具历史与艺术价值的文化遗产,代表了中国古代工艺与自然人文的完美结合。 1. 宋代彩塑侍女像 位于圣母殿内的43尊宋代彩塑侍女像,作于北宋元佑年间(约1082年),是中国雕塑史上唯一反映宋代宫廷女性生活的写实作品。这些彩塑突破了此前宗教造像的程式化风格,生动刻画了不同年龄、身份和性格的侍女形象,神态各异、眉目传神,被誉为“古今中外历史上最伟大的雕塑艺术作品之一”。其中一尊半哭半笑的侍女像曾令京剧大师梅兰芳驻足三个月研究表情。 2. 周柏(又称卧龙柏) 周柏生长于圣母殿右侧,树龄已近三千年(经测定约2990年),相传为西周唐叔虞封晋时所植,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柏树之一。其主干倾斜如卧龙,长达18米,需数人合抱,又被称作“卧龙柏”。尤为奇特的是,唐代时从其下方又生出一株翠柏,支撑着倾斜的古柏,被称为“擎天柏”,形成“一柏担两柏”的奇观。 3. 难老泉 难老泉是晋水的源头,泉水自地下约5米的断层岩石中涌出,水温常年保持在17℃左右,清澈如玉,四季不竭。泉名取自《诗经》“永锡难老”,寓意长生不老。此泉不仅滋养了晋阳大地的千顷良田,也成就了“满目江南田”的富饶景象,素有“晋阳第一泉”之称。 晋祠三宝:古代建筑的活化石 指晋祠三大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建筑杰作,体现了唐宋以来中国建筑艺术的高度发展。 1. 圣母殿 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年),是晋祠的主殿,供奉周武王之妻、周成王之母邑姜。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黄绿色琉璃瓦剪边,高19米。其采用“减柱法”设计,减少殿内支柱,扩大空间,结构严谨,符合《营造法式》规范,是宋代建筑的典范之作。 2. 鱼沼飞梁 位于圣母殿前的鱼沼之上,是一座罕见的十字形石桥,建于北魏之前,为中国现存唯一实例。桥梁如鸟展翅欲飞,故称“飞梁”。桥体由34根八角石柱支撑,上承斗拱与梁架,形成水上立交桥形态,被学者誉为“现代立交桥的雏形”。这一设计既实用又极具美学价值。 3. 献殿 建于金代,用于陈列祭祀圣母的供品。其外观似亭非殿,四面开敞,设有直棂栅栏门,兼具通风与防尘功能。整座建筑采用纯木榫卯结构,无钉无铆,结构简洁坚固,是中国唯一将“殿”与“亭”形式融合的古建筑实例。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5: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
#历史古迹 #中国古代建筑 #世界文化遗产 #古人的智慧 #文化旅游 晋祠三绝:千年艺术的巅峰之作 是晋祠中三项极具历史与艺术价值的文化遗产,代表了中国古代工艺与自然人文的完美结合。 1. 宋代彩塑侍女像 位于圣母殿内的43尊宋代彩塑侍女像,作于北宋元佑年间(约1082年),是中国雕塑史上唯一反映宋代宫廷女性生活的写实作品。这些彩塑突破了此前宗教造像的程式化风格,生动刻画了不同年龄、身份和性格的侍女形象,神态各异、眉目传神,被誉为“古今中外历史上最伟大的雕塑艺术作品之一”。其中一尊半哭半笑的侍女像曾令京剧大师梅兰芳驻足三个月研究表情。 2. 周柏(又称卧龙柏) 周柏生长于圣母殿右侧,树龄已近三千年(经测定约2990年),相传为西周唐叔虞封晋时所植,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柏树之一。其主干倾斜如卧龙,长达18米,需数人合抱,又被称作“卧龙柏”。尤为奇特的是,唐代时从其下方又生出一株翠柏,支撑着倾斜的古柏,被称为“擎天柏”,形成“一柏担两柏”的奇观。 3. 难老泉 难老泉是晋水的源头,泉水自地下约5米的断层岩石中涌出,水温常年保持在17℃左右,清澈如玉,四季不竭。泉名取自《诗经》“永锡难老”,寓意长生不老。此泉不仅滋养了晋阳大地的千顷良田,也成就了“满目江南田”的富饶景象,素有“晋阳第一泉”之称。 晋祠三宝:古代建筑的活化石 指晋祠三大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建筑杰作,体现了唐宋以来中国建筑艺术的高度发展。 1. 圣母殿 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年),是晋祠的主殿,供奉周武王之妻、周成王之母邑姜。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黄绿色琉璃瓦剪边,高19米。其采用“减柱法”设计,减少殿内支柱,扩大空间,结构严谨,符合《营造法式》规范,是宋代建筑的典范之作。 2. 鱼沼飞梁 位于圣母殿前的鱼沼之上,是一座罕见的十字形石桥,建于北魏之前,为中国现存唯一实例。桥梁如鸟展翅欲飞,故称“飞梁”。桥体由34根八角石柱支撑,上承斗拱与梁架,形成水上立交桥形态,被学者誉为“现代立交桥的雏形”。这一设计既实用又极具美学价值。 3. 献殿 建于金代,用于陈列祭祀圣母的供品。其外观似亭非殿,四面开敞,设有直棂栅栏门,兼具通风与防尘功能。整座建筑采用纯木榫卯结构,无钉无铆,结构简洁坚固,是中国唯一将“殿”与“亭”形式融合的古建筑实例。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
雍和斋4月前
书画瓷三绝艺术大师—方国兴访谈合集二 #当代著名书画家方国兴 #艺术大师方国兴 #书画瓷三绝大师 #字画收藏 #艺术品投资收藏 #方隶# #国兴兰# #启功# #邵大箴# #陶博吾# #张江舟# #王锡良# #张松茂# #程云# #花鸟# #陶瓷# #青花# #釉里红# #中国画# #以书入画# #书画同源# 从艺 60 余载,书法四体皆擅,国画以书法入画,且以书画融于瓷艺,风格独具,用魏碑、篆隶等创造出“方隶”、“方竹”和“国兴兰”的独有艺术符号。 1987 年获《书法》杂志 “全国 37 位优秀中青年书法家” 称号(篆、隶双获最高奖),89年入选“当代 50 位著名国画家之一”1992 年入选《中、日当代著名书法家集萃》(20 世纪中国 50 位名家,江西陶博吾与方国兴在列)。瓷画《幽兰》获 “中华当代书画作品博览” 一等奖,“兰”、“竹”、“梅”及“篆书”作品四次获 “日本国际文化交流展”金奖,8幅作品入选美国华盛顿“当代28位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 自上世纪 80 年代起,先后在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阿联酋及国内多地举办个展,1995-1998 年菲律宾商报连续4次专版报道《江南一支笔—方国兴》。曾为翰园碑林、诗圣碑林等 60 余处刻石,为金山寺、龙泉寺等 40 余座海内外寺庙题写匾额楹联。 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方国兴》(大红袍)、《当代画史・方国兴花鸟卷》等个人画册专著 20 余部。作品入编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画名家大典》(近现代 / 当代卷217人,江西仅黄秋园与方国兴入选)、《中国陶艺大家作品集》等权威典籍。传略 1990 年、1991 年两次载入《中国人物年鉴》(收录王羲之、吴道子、傅抱石等古今 30 位书画名家),另入编《美国世界名人录》、《泰国当代世界名人集》等 300 余部名人辞书及书画陶瓷作品集。《书画市场报》创刊20年以来,为其推出首例全刊四版特别报道,中央电视台《收藏天下》拍摄专题片《融古自成一家,书画瓷艺三绝——方国兴》。
00:00 / 57: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