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484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2
露珠儿1周前
我是一个在感情和生活中控制欲极强的男人,当我意识到真的失去了一个自己明明想拥有却又感到无力掌控的的一个伴侣后,我会孤独迷茫,我的“孤独迷茫”并非普通的寂寞,而是一种深刻的、源于自我迷失的存在性焦虑。 1. 对“自我价值”的迷茫:我不知道自己是谁 在关系中,可能通过“控制”或“被需要”来确认自己的价值。分手后,这个支撑点崩塌了。我无法通过内在力量,重新建立自我认同。 我也会害怕“当她不再需要我,当我无法影响她时,我的价值在哪里?我还是那个有魅力的、强大的男人吗?” 这种自我怀疑带来了巨大的孤独感,让我无法与自己安然相处。 渐渐的我分不清幻想与现实,我活在自己编织的幻想里可能同时幻想着“深情的自己”和“绝情的自己”,幻想着“完美的你”和“伤害我的你”我无法看清你真实的情感和动机。 我很迷茫“我到底还爱不爱她?我恨她吗?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过去的感情是真实的吗?” 这些混乱的、自我矛盾的想法让我感到无比孤独,仿佛被困在一個没有出口的镜像迷宫里 其实我一直不敢面对却不得不承认她曾经是我人生故事的一个重要章节。现在这个章节被强行结束,我不知道下一章该写什么。我看到她从“风雪”中走出,奔向阳光,而我自己却仍站在原地。“我的生活该走向何方?如果没有她,我人生的意义和目标是什么?” 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失控感,让我感到深深的迷茫与孤独。 刚才的这段内心独白就是故事里的主角一个控制欲极强没有安全感的人在情感世界里失控后会有的内心独白 他的核心困境在于:他将太多的自我价值,建立在了一段外部关系上。 当这段关系结束时,他的内心世界也随之坍塌,所以他会不断更换新欢来缓解焦虑但他最终会明白,这只是徒劳这类人格痛苦的最核心根源,源于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不敢承认自己的真实感受,习惯压抑自己从外界去寻找价值,他更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无条件的包容和爱。#分手#挽回前任 #分手
00:00 / 03: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女性人生课题这6个阶段,越早完成越好 第一个阶段:开始与原生家庭和解,在过往的创伤与缺爱中开启自我意识的心理重建。 真正的女性成长,是一场深刻的自我觉醒与生命重建。你终于鼓起勇气,回头审视来时的路,与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和缺爱,达成和解。这不是为了原谅谁,而是为了解开自己身上的封印——你不再被恐惧、不自信、玻璃心和各种执念束缚一生,而是意识到,如果内心的基础框架没有人为你搭建,那你就要亲手为自己重建一个更稳固的世界。 从此身上再无“等靠要”的弱势思维,你明白,自己才是生命的救世主。 第二个阶段:放下对伴侣深切的依附感,完成亲密关系的主体性重构。 你开始成为自己故事的主人,你把叙事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你不再是那个等待被评价、被选择、甚至被伤害的客体,而是成为主动定义关系的人。 你尊重对方的选择,但更尊重自己的感受。 当主体性回归,你不再把自己置于受害者的位置,抛开了那些被动接受,无力回击的状态。你对生活开始有了一种掌控感,曾经令你痛苦的人和事已经成为了过去,不再是你身上的创伤,因为你握住了选择权。 第三个阶段:经过现实的锤炼和打磨,开始对社会、人性、财富、权力和阶层有了全面立体性认知。 你不再用非黑即白的眼光看世界,也不再用单线条的方式去处理事情,而是把它看作一个由多种系统构成的复杂整体。你开始理解人性、梳理规则、懂得变通,把曾经零散的认知整合成一套自洽的生存逻辑。从此面对问题,你不再慌乱,而是能够冷静地为自己找到最优解。 第四阶段:找到自己的使命,优势,和价值发力点,做让自己发光的事。 你开始做自己喜欢而有价值感的事,那些让你双眼发亮、忘记时间、充满热情的领域,就是你的天赋所在。 当你找准自己的优势,并愿意持续为它投入时,你的人生会悄然进入一种“轻松的模式”:并不是不再努力,而是努力得自然而然,幸福而快乐。你不再盲目追随他人的轨迹,而是笃定于“这就是我此生真正要做的事”。 你眼里的光芒、脚下的坚定,会自然带给他人同样追随热爱的信心和勇气。  【后面内容接评论】 #觉醒 #女性成长 #女性智慧 #疗愈 #亲密关系
00:00 / 04: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海的鸥6天前
当我开始意识到,真正的问题不在别人身上,而是隐藏在自我内心深处的时候,才明白了向外求求而不得,向内求生生不息的道理。 曾以为自己懂得理解、体谅,标榜自己共情力强,懂得如何经营一段亲密关系,直到关系出现裂痕走向破裂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在更多的时候像是在演一个“理想中的我”,而这个“我”才是真正让我痛苦的源头。有些沟通,我以为是改善感情的关键,其实是拧巴的自己在胡言乱语;有些沉默,我以为是包容,其实是冷漠的自我开始发作;有些矛盾,我以为是磨合期必不可少的过程,其实也是日后关系破裂的缝隙。 说“我不在意”其实很在意;说“我懂了”其实没懂;说“我放下了”其实还在死死抓着不肯松手。言不由衷,用漂亮的话语盖住真实的情绪,却越来越远离那个真实的自己。 一句刺耳的质问、一次深夜的情绪崩溃,才让我意识到我没有我以为的那样稳定、成熟,懂理解、懂得爱。 当我真正开始向内探寻,才发现过往的自己对爱的理解与认知不过是浮于表面的想象,曾把依赖当作深情,把控制包装成关心,却没意识到健康的关系从来不是逃避自我成长的一方向另一方的付出与索取,而是两个健康有温度的灵魂相互欣赏。 自我成长是相当痛苦的过程,要求自我要真诚的面对那些不想承认的阴暗面,我的拧巴、心软、嘴硬、软弱、依赖、懒惰等等,然后一次次感受自我的崩塌与重建。 自我成长是每个人的终生课,避不开也逃不掉,它总是会在适当的时候以冲击内心深处的方式提醒着自己,以逃避自我成长去满足他人,再索求他人回报的过程终究是缘木求鱼。 我开始尝试在每一次想要逃避自我成长时,停下脚步问问自己“我在害怕什么?”,在每一次即将口是心非的时候,深呼吸后说出真实的感受。不欺瞒他人、不欺骗自己,承认自己的拧巴,不再是一件羞耻的事,反而像是解开了束缚自己已久的枷锁。 和他人相处成长的路还很长,未来还会有很多人离开我,我也会离开了很多人,崩溃与重建的过程会反复上演,但每一次和真实自我的拥抱,都在让我成为更舒展更自由的人。 所有答案的起点,只能是我自己。#亲密关系 #自我成长
00:00 / 03: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心理学知识:自我意识 不同科学家对自我意识的定义有着不同的看法,这里我们倾向这个观点:自我意识是人类对自己身心状态和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对自己及自身状态的认识;第二,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第三,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根据这个理论,自我意识不仅是通过人脑思考对主体自身的意识与反馈,而且这种反馈还要与人所处的环境和发展状况相结合,特别是人际关系的约束和影响,有时候人际关系的影响会改变一个人原来的自我判断,甚至会让你“判若两人”,所以自我意识在另一个角度上也反映人与周围现实之间的关系。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反映形式,这种意识是其他动物没有的,这也是人类心理有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征。 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由这句话可以看出,人必须有全面而正确的自我认知,因为正确的自我认知是健全的自我意识基础,也是作为人类可以优于其他动物的关键。自我认知是从多方位建立的,既有自己的认识与评价,也有他人的评价。那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呢?目前的我们足够了解自己吗?请认真仔细地想一想,用各种形容词对自己进行评价,要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感受,越多越好。在此基础上,了解对我的评价,从父母眼中的我、朋友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恋人眼中的我、同事眼中的我,你再从这些不同的评价中找出共同点,并且将其归类。你描述得越多,你越会找到比较正确的自我。自我探秘,了解更真实的自己,下期公布解析,敬请关注#100个心理小游戏 #心理 #心理学 #心理测试 #自我提升
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00:00 / 06: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