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5: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1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4: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
乐耕山庄 乐耕山庄,位于涟源市金石镇岩江村,为曾姓老宅,兴建于民国初年。二进七弄悬山顶建筑,砖石木结构,下部为青砖,上部为土砖。因处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民国,乐耕山庄带有西式元素,如大门上方有两个拱形窗。曾氏太爷原住回春堂祖宅,兴建此宅后,分二子住乐耕山庄,一子仍住回春堂。解放前办过“振兴和”店,解放后兴办“砂石岩江小学”。 从一张民国二十四年拍摄的“曾乐耕山庄六秩双寿全堂摄影”老照片来看,当时的乐耕山庄是大户,富庶人家,书香门第。曾老太爷夫妇正襟危坐,中间摆放有茶几,身后是三个儿子,右边是女儿女婿,最外两边为孙和孙女婿,小孩子们围着大人们,还有一个小孩坐在轿凳里,坐在太爷和太婆之间。背景大门口张灯结彩,好一派全家团圆,喜气洋洋的景象。老年男子均带瓜皮帽,两个年轻的带礼帽,均身着长袍马褂。女人们都穿着传统的大襟袄,颜色白灰。仔细一看,曾老太婆还是纤细的小脚。从照片最右边拍摄进来的木头柱子和磉墩来看,照片实际可能拍摄于“回春堂”,而不是在“乐耕山庄”,因为乐耕山庄是没有檐柱的。 自从灌溪袁竹荫堂和岩江曾回春堂两个视频发布以来,得到了曾袁两姓及亲友以及许多相关人士的热切关注和回应,点赞、转发的有很多,他们或为勾起了昔日的情景,人和事而深深怀念,或为古建筑残破而无限地惆怅惋惜,表明了大家对家乡无比热爱,对传统建筑等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而忧虑,而又热切期盼能得到好的保护,这是好事。优秀的古建筑是先辈创业的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创造的结晶,是不可再生的人文历史资源,是一笔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政府应该有所作为,也应当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子孙后代、社会大众,爱心人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古建筑的保护修缮而献计献策,出钱出力。为的是让这些凝聚了先辈心血的宝贵财富能不断传承下去。 题外话:还有人关心我个人是做什么的。我是地方人文历史爱好者、传统古建爱好者、传统文化守护者。从事湘派古建筑设计及营造,文物建筑的修缮。当然,有这方面需要的可以联系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老房子的回忆 #湘派建筑 #古建筑修缮保护
00:00 / 0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