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92
00:00 / 06: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3: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请认真思考下面这段话: 学习的本质就是极致的重复 这句话的语言病是什么?我们试者用批判性思维来进行分析: 批判性思维重视概念和逻辑,句子用了亚里士多德的“本质”。所以,句子是有定义性质的主观断言。由于教育领域将学习目标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极致重复侧重记忆,因此,极致重复对学习既不充分也不必要,句子出现逻辑上的过度归纳谬误。 批判性思维关心句子背后的思想:第一,句子用“本质”,是朴素的还原论想法,人们倾向于寻找本质,达到一劳永逸的目的。在康德之后,人们意识到很多物质其实是“没有本质”的,比如创造,把握创造本质,批量制造的“原始创新”,便不再是原始创新;第二,句子用“重复”来表示学习的本质,对说话者而言,“模仿”是学习的全部,模仿是人类自然倾向,这种认识水平很原始;第三,句子用了“极致”一词,说明他的想法源于唯手熟尔,熟能生巧等朴素经验论。说话者的三种观念都落伍很久了! 总的来说,句子仅仅适用于赖尔的“实践性知识”,比如:弹钢琴、驾驶、游泳、轮滑等,这是由于,它们的学习在于行动,极致练习,可以达到海德格尔的“上手”状态,工具成为身体的延展,或者说,人器合一。 每天学习一点批判性思维,今天我们1,澄清了逻辑谬误;2,挖掘了句子背后的思想;3,洞察了说话者的观念集合,进而理解了说话者的认识能力;4,“理解”便能容忍,避免无谓的纷争;5,人是观念的动物,“理解”当然可能预测。 #每天学点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 #心智成长 #原创视频 #每日分享
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7: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