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7
直到翻开这本《儿童恐惧心理学》,我才恍然大悟,心里满是酸楚和后悔。 昨晚,孩子又一次在深夜哭醒,喊着怕黑、怕衣柜里有怪物。我不耐烦地搂住他,习惯性地安慰:“别瞎想,你是男子汉,要勇敢一点!” 我以为这只是他“胆子小”,长大了自然会好。 直到今天,我看到这本书里的一句话,像一记惊雷敲在我心上: “孩子的恐惧,更多是需要被理解,而不是被治愈。” 我们总想急着赶走他们的害怕,却从未想过,先走进他们那个充满“怪物”的世界看一看。 书上说,孩子很难准确说出自己的恐惧,但他们的画笔不会撒谎。那些我们看不懂的涂鸦和线条,原来都是他们内心世界的密码。 为什么他总把某个角落涂得一团漆黑? 为什么他画的小人儿总是没有嘴巴? 为什么他反复画同一种张牙舞爪的图形? 这些,可能都是他在用唯一会的方式,向我们发出求救信号。 这本书就像一本“翻译词典”,它清晰地告诉我们: 孩子不同年龄段的恐惧从何而来。 从涂鸦中能识别出多达34种常见的恐惧情绪。 面对孩子的恐惧,我们具体在家里可以怎么做。它给的都不是空泛的理论,而是能立刻用上的贴心建议。 它让我明白,把孩子从恐惧里拉出来的那根绳子,不是“别怕”,而是“妈妈在”。爱和懂得,才是驱散一切恐惧的真正光亮。 以前,我错过了太多他画里的秘密。现在,我只想好好补上这一课。 如果你也曾为孩子的“胆小”而困扰,如果你也想读懂他未曾说出口的内心,这本书,或许能像照亮我一样,也为你点亮一盏灯。 读懂孩子,就从读懂他的第一笔涂鸦开始。#孩子教育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