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6: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7: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5: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老代来讲一下Intel在Intelet罗马会议上的内容。这份胶片内容非常少,只有七页,标题是《400伏高压直流对数据中心和电信设施的解决方案》。 其中有句很有意思的话,是牛顿的名言:“如果我们想看得更远,我们就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是胶片的开场白。 第二页讲的是Intel自身定位,以及它为何要做这件事。总体来看,其核心目标还是提升数据中心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在这一页里,Intel还提到了“为什么要选用400伏高压直流”,原因有两点:第一是通过高效性降低能源成本;第二是它能高效连接未来的新能源电源。由此可见,当时制作这份胶片的人极具前瞻性——要知道,2007年时新能源发电成本远高于煤电,甚至是煤电的好几倍,但胶片中已对新能源应用做了前沿描述。 接下来的胶片介绍了三种不同的供电解决方案: 第一种是当前常用的UPS方案,大家能看到它的能量变换次数非常多——UPS内部需两级变换,到了PSU(电源供应器)里又要经过AC/DC和DC/DC变换,后续还需二次电源、三次电源转换。 第二种是Intel推荐的数据中心方案:采用400伏直流供电。前端仅需一级变换就能得到400伏直流,后端对比UPS方案减少了一级变换,直接通过DC/DC转换到12伏,再供给服务器(server)。 第三种是当时通讯系统使用的48伏解决方案,胶片也对其做了介绍。 此外,胶片还梳理了当时数据中心的电源配电方案,并将负载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照明负载(Lighting load);第二类是电子类负载;第三类是数据中心中用到的电机类负载。同时标注了各类负载实际使用的电源类型:照明用交流(AC);电子类负载因最终供电对象是芯片,所以需求均为直流;电机(Motor)则采用交流方案。 胶片还提到,若未来数据中心加入光伏(PV)和燃料电池(fuel cell),现有交流供电系统会存在明显局限——光伏和燃料电池发的是直流电,接入交流系统需多增加一级变换。而传统风电解决方案也有类似问题:风机内的变频器需经过AC到DC、DC再到AC的两级变换,才能为系统供电。 对此,胶片给出的解决思路是:未来将整个供电系统改为直流架构。如此一来,光伏发的直流电可直接接入系统,燃料电池的直流电也能直接并入,风电则只需AC到DC的一级变换,无需后续转换——整个系统能大幅减少变换环节,降低损耗。 最后一页呈现的是一套完整的
00:00 / 04: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5: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