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异诺5月前
从新手到进阶的5条徒步成长路线✅ 随着徒步的火热,越来越多膝盖损伤、肌肉拉伤、严重高反等潜在危险,怎么健康徒步,选择路线,慢慢从小白进阶到有经验的徒步人❓ 🗻 这5条徒步成长路线结合我自己的经验,从身体J活、到体力进阶、到高原适应、到长线挑战的逐步成长,实现从城郊到雪山的野心友好之旅 🌳 1️⃣新手休闲:城郊一日线 选择10km 500爬升内的热门路线,如广州的牛木线 装备重点是精简和轻量,防滑徒步鞋、轻量背包、准备补给和电解质水 ⛰️ 2️⃣距离进阶:10-20公里一日线 选择20km 1000爬升内热门路线,如广东的莫六公 装备除了基础的徒步鞋和背包外,开始接触到手套、登山杖,学会调节和使用登山杖 🏜️ 3️⃣爬升耐力进阶:平原多日线 选择国内知名且交通方便的入门多日线,徒步全程在3天内,每日20km 1000爬升内,如江西武功山 装备的专业性也重要了起来,速干防臭的速干衣和速干裤,适合动态灵活调整的软壳等 🏔️ 4️⃣初涉高原:3000+高原线 选择海拔4000内,每日20km 1000爬升内,如云南雨崩,住在雨崩村,每天出去走一条路线,既保障了休息还可以根据身体情况选择路线或者全走 高原线对装备的轻量化和动态调整要求更高,轻量装备减轻体能压力,动态调整保持身体干燥避免失温 🏕️ 5️⃣长距离挑战:多日高原线 高原路线建议报靠谱商团,你的生命远比谈资或是他人认可更重要,如乌孙古道,兼具人文历史和丰富地貌,一条路线就能体验大部分徒步路况,真正的移步移景 高原长线的装备不仅要知道如何动态调整,更要懂得平衡好装备的轻量和实用,比如棉服和羽绒的动静态搭配,软壳和冲锋衣的不同天气搭配等 💡 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来,装备和攻略都是辅助,真正的野心友好,是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己的诚实 #人生第一座雪山 #雪山攀登 #徒步知识 #徒步 #徒步登山
00:00 / 02: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15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16
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53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3
TPRoC4天前
当朋友问我为什么喜欢徒步,我某一瞬间愣住了,是啊我为什么喜欢徒步…明明徒步要花很大的精力和很多的体力去走很长和难走的路、也要花钱坐车住宿、而且我们重装的还要背着又大又重的背包,也有很多人说这是“没苦硬吃”,我也只是笑了笑。 可你不懂,当我系紧鞋带,将几天的口粮、帐篷、睡袋塞进 背包,此时的重量也许只有二三十斤,又或者四五十斤, 这或许很重,但当我出发时,这些重量好像也就没那么重 了。 走在山脊线上,感受迎面吹来的风,风中有着山野的味 道;艰难爬升时,不妨停下来休息,回头看看来时的路;在 身体疲惫时,停下来休息并吃的我们在城市里不会太想吃 的零食和泡面;登上山顶时,环顾所见到的风景,这些经 历对我而言都是极其珍贵的。 登山,不应只是为了站在山顶的那一刻,更应是享受攀登 途中的每一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收获的是坚韧的意 志、对自然的敬畏、珍贵的情谊。这些宝贵的财富,将伴随 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一段旅程。 徒步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也是最纯粹的,山就在 那,风景也在,什么时候去、如何去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想 要欣赏高山的美景,就需要有所付出,我们付出了自己的 精力、汗水,登上高山,高山会给予我们回报。 在这里,我想引用缪尔的《夏日走过的山间》收尾 「在山间里的一天,人在其中仿佛被消解、被吸收,只剩下 脉搏仍在向着未知的远方推进。生命无增无减,我们不再 去留意时间,不再匆匆忙忙,宛如树木和星辰。这是真正的自由」#户外徒步 #自由 #五台山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