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沿革津浦线 沧桑变化火车站 ‖两下店站。位置于济宁市邹城下辖的峄山镇境内,这座百年老站历经战火和风霜雪雨的催残,至今仍活跃在京沪铁路大动脉上,继续着它的使命。 该站同步于1908年津浦铁路开工建设,历时四年于1912年全线建成通车,1958年由单轨复线双轨,直至目前的两台六轨。早期的邹县至滕县之间,只设有两下店和界河两站,日本侵华沦陷后的1940年至1942年期间,为掠夺资源方便运输,逐渐又增设了野店和看庄站。 笔者驱车导航来到此地,车站建筑外立面正在进行粉刷,这是原来的售票候车室,入室门封堵改成窗口,听说修善后用作车站派出所办公,这座候车室是在高土台之上,是在德式建筑的候车室原拆原建,津浦北线的一些小站站房,同比官桥界河站比较,由德国设计统一模式,小站五间脊房大站两层洋楼。车站东邻2公里处是风景优美怪石嶙峋,有“岱南奇观”的美誉峄山风景区。这一片是货场,至今还担负着黄沙水泥石子等货的外运,从这块高台的混凝土断面推断,可能是当年装卸输送的天桥通道。这座水楼子标志性建筑依然站立着,从前依塔辨认位置和方向。在往南约200米处,是早期的工区和宿舍,画面中的这座三间独院房屋,是两下店站唯一留存下的最早老建筑,四角地基加宽稳固,窗口平台石砌加工精细,由于年代久远同样是闲置荒芜凄凉。#火车站#津浦铁路#邹城#峄山镇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6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3
00:00 / 04: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
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05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3: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6: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3: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一场暴雨,二颗秋葵小苗被风雨折断,颇为心痛。真应了那句:逆风如解意,容易莫催残。上天如果怜惜这初当农民的心,就别轻易催残了小苗啊。 这一个多月种菜时间里,在邻居的指导下,摸索前进,最大的收获是爱惜食物,敬畏自然,珍惜生命每天的平凡简单的快乐与汗水下的成果。 年幼时在农村,记得在最严热的夏天,大人们收割了稻谷,祖母会让我们去捡拾田里零散掉落的稻穗。 天真热啊,真是不愿意的。 家境尚可,家里也不缺那几根稻谷粮食。理解不了一向疼爱我们的祖父祖母,为什么执意让我们几个孩子去拣。 很多年后,九十多岁的祖父已经挥不动钥头了,腿脚也不是那么利索了。 一天父亲做好饭,屋前屋后遍寻不到祖父,惊慌得在村子里四处寻找,唯有九十多岁的祖母吩咐父亲:你去村头前面,晒谷场那边的菜园找找。 父亲果真在那里找到,年迈的祖父依靠着拐杖,静静的坐在田梗上,似沉思,似怀念,似伤感。 那是祖父对那片土地,最深沉最执着的眷恋。 在岁月的长河里,乡音不改,故土难离,在泥土里结出的果实,是辛勤的回馈,是一生的成就总结。 祖辈恪守着与土地相伴一生的传统。 如今,我理解了,也爱上了与泥土打交道的日子。 #小院时光 #读书笔记 #祖父祖母 #人间烟火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2: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