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1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6
近期中国北方出现的极端天气现象——河南持续干旱与北京特大暴雨并存,其背后是多重气候因素与地理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1. 大气环流异常:副热带高压北移与“降水空窗”效应 副热带高压异常北跳:今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位置较常年偏北且稳定,其边缘的暖湿气流被持续输送至华北地区,导致北京、河北等地成为主雨带区域。与此同时,副高控制下的下沉气流抑制了河南、安徽等地的对流活动,形成“降水空窗区”,使这些地区长期干旱。 “列车效应”加剧北京暴雨:副高外围的暖湿气流与燕山、太行山地形抬升作用结合,使得对流云团反复生成并沿同一路径移动,导致北京山前地区(如密云、怀柔)出现极端强降雨,单日降水量甚至突破历史极值。 2. 地理与地形放大效应 北京“两山夹一湾”地形:北京被燕山和太行山环绕,暖湿气流遇山地被迫抬升,水汽凝结成雨,加剧降水强度。例如,密云郎房峪的降雨量达543.4毫米,远超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标准。 河南缺乏水汽通道:河南地处黄淮平原,本次环流形势下,副高阻挡了南方水汽北上,同时北方冷空气难以深入,导致干旱持续。商丘等地累计降水量仅171.5毫米,与河北暴雨形成鲜明对比。 3.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长期趋势 全球变暖加剧水循环:研究表明,气温每升高1℃,大气持水能力增加7%,导致短时强降雨事件更频繁。华北雨季今年提前13天,为1961年以来最早,极端降水概率显著上升。 旱涝急转风险增加:河南未来几天可能迎来强降水,但长期干旱使土壤吸水能力下降,极易引发山洪或城市内涝,形成“旱涝急转”的复合灾害。#地理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为什么今年天气这么热?#为什么今年天气这么热 今年天气为何如此炎热?专家深度剖析 今年天气炎热程度似乎超出以往,各地频繁出现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气温甚至突破历史极值。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今年如此炎热? 从气象学角度来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是主因。它今年位置偏北、强度偏强且长时间稳定控制我国中东部地区。在其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空气下沉过程中受到压缩增温,加上晴空少云,太阳辐射毫无遮挡,使得地面迅速升温 。就像给大地盖上了一个“热锅盖”,热量难以散发。 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也不容忽视。随着工业化进程推进,人类活动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在大气层中不断累积,增强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温持续上升。在这种大趋势下,极端高温天气出现的频率和强度自然会增加。 海洋也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海洋热浪反哺,当海洋水温持续异常偏高,会向大气释放更多热量和水汽,改变大气环流,进而影响陆地气温。比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周边海域水温偏高,增强了大气环流的稳定性,使得高温天气持续。 此外,城市热岛效应在城市地区也加剧了炎热感。城市中大量的水泥建筑、沥青路面吸热快,再加上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空调使用等人为热源不断释放热量,让城市温度明显高于周边郊区 。#各地多措并举积极应对高温 #全国多地高温 #大范围高温仍处强盛时段 #高温天气穿什么颜色衣服能防晒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为什么今年南方早早出梅迎高温,北方提早进入多雨期? 时间刚跨进7月门槛,副热带高压就提前加强西伸北抬,完成第二次北跳,江南,长江中下游江淮甚至黄淮都陆续转受副高控制,早早出梅迎来三伏天式的湿热高温: 像是上海6月29日出梅,比常年(7月10日)偏早11天,浙江全省6月30日出梅,偏早8天(常年7月8日)。江苏和安徽的淮河以南区域7月1日出梅,分别偏早12天和11天。到7月1号,上海、杭州已经连续6天高温。 那么副高为什么这么早北上,又会带来什么影响? 应该说影响副高进退的因素不止一个,但简单来说最直接的还是太平洋的海温异常。 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赤道中东太平洋经历了一次弱的拉尼娜现象,随后维持中性偏冷状态。偏低的海温,让这一带海域上方空气遇冷密度增加,气流下沉,沃克环流下沉支常增强,进而导致环流整体异常(沃克环流整体增强),西太平洋上升气流增强。上升气流到达高空,经过哈得莱环流,运行到中纬度地区下沉,压缩增温,这有利于副热带高压势力偏强,位置偏北,北抬偏早。 近年的统计数据也支持弱拉尼娜背景下的出梅偏早。 对于华南中东部,江南,长江中下游,江淮,包括黄淮被副高控制,气流下沉增温,水汽难以凝结,形成晴晒高温湿热天气。特别是周中后期,靠近副高核心区的江浙沪一带,局部可能达到40度,历史同期少见,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 提早北抬的副高,也让副高南侧热带辐合带里诞生的台风,有沿着副高南侧西行,影响我国东南沿海乃至华东,甚至进一步北上到北方的可能。目前西北太平洋2个台风胚胎,未来都有发展成台风的概率。时间还远不确定性大,但也要适当关注了。 副高北上后,主雨带跟随北抬,东北、华北、西北东部提前迎来多雨期,需要注意防范强降雨。不下雨时天气闷热,还要注意防暑、防潮、防霉变。 此外,这轮副高西伸,四川盆地西部降雨增多,重庆、川东高温发展。贵州降雨有所减少,但云南特别是中西部,还会继续多雨。 总体上这一轮天气形势变化,把我国天气提前带入盛夏模式。大家提前做好应对。远期看,7月中下旬,不排除副高进一步北上,但也存在重新南落的可能,我们后续追踪解读#出梅 #高温 #暴雨 #天气 #气象
00:00 / 02: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