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55
00:00 / 02: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2
华为官宣2027年L3自动驾驶:从辅助到代驾,智能驾驶要改写出行。L3级自动驾驶”再次成为行业焦点。不同于当下主流的L2辅助驾驶,L3意味着车辆能独立完成所有驾驶任务,人类仅需扮演“监督员”角色——高速跟车、自动变道、主动避障全由车子搞定,堵车时终于能放下方向盘放松片刻。这份“敢把驾驶权交给机器”的底气,不仅来自华为清晰的落地时间表,更源于其智能驾驶系统已积累的千万级装机量与数十亿公里实测数据。先搞懂L3与L2的“本质区别”:现在我们用的L2辅助驾驶,比如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本质是“智能副驾”——系统需要人类持续关注路况,随时准备接管;而L3是“准自动驾驶”,在特定场景(如高速路)下,车子能自主判断路况并执行操作,哪怕遇到突发情况,也会先尝试规避,只有系统无法处理时才会提醒人类接管。打个比方,L2是“你开车、它搭把手”,L3是“它开车、你偶尔盯一眼”,对经常跑高速、通勤拥堵的用户来说,这种体验升级堪称“解放双手的福音”。 华为敢定下“2027年规模放量”的目标,绝非空谈。目前其乾崑智能驾驶系统已搭载在鸿蒙智行、阿维塔、深蓝等28款车型上,装机量突破100万套,相当于每10辆新上市的智能电动车里,就有1辆用的是华为方案。更关键的是“实测数据”够硬核:这套系统累计行驶里程超50亿公里,成功规避271万次碰撞风险——相当于帮几十万名车主躲过潜在事故;语音助手一年被唤醒23.8亿次,导航搜索近7000万次,从侧面印证了用户对其交互体验的认可。这些数据不是实验室里的“理想值”,而是真实道路上跑出来的“放心值”,为L3的落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00:00 / 04: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8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8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