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52
斗拱中的抄和杪用哪个?来山西学古建呀 古建筑学界在形容铺作出跳时经常用“抄”或者“杪”,很多同学提问:二者中究竟哪个正确?我们先解读一下两字的字面意思。“杪”读音为 miǎo,《说文》:“杪,木标末也”。《通俗文》:“树锋曰杪”。原意为树梢、末尾之意。因此许多人认为斗栱出跳形成构件尽端,仿佛树梢之意,因此形容华拱出跳为“杪”。用杪,仅说斗拱之外形,而无悬挑功能之实,同时古建筑尽端的构件还有耍头、椽飞等,容易产生歧义。“抄”,读音为chāo,为“提手”旁, 现代汉语解释有抄起、抄写、搜查、走近路等意思。现今口语中也常常强调其“抄起”“拿起来”之意,其动词功能意义不言而喻。在建筑营造中,视“抄”为动词,引申为承托悬挑的意思。《营造法式》的“抄”,特指华栱出跳,仿佛手臂抄起重物,在一组斗拱中强调其悬挑的结构功能意义。一抄之上可以连续出抄,承托上面的栱或昂构件,例如佛光寺唐代东大殿斗拱就是双抄双下昂斗拱。《营造法式》卷四《栱》:“一曰华栱,或谓之抄栱,亦谓之卷头,亦谓之跳头”。《营造法式》在描述斗拱时多处用“抄”,例如卷三十一,列举了四个殿堂草架侧样即横断面图,每个图样都详细注明了所用铺作的组合方式,其中殿阁图样有“七铺作重栱出双抄两下昂”的记载。 在《营造法式》几种版本关于斗拱原文及图样描述中,“抄”“杪”都见使用,其中30多次出现“抄”,而使用“杪”字仅有7处。宋《营造法式》几种版本斗拱说明多为“抄”字,已习用了几百年,特别是当代通行的陶本《营造法式》影印本,经过许多老辈校勘专家多年认真校核,确定下来的“抄”字可信度较高,因此在叙述斗拱铺作“几抄几昂”时应用“抄”字比较合理贴切。现代建筑学专著或论文中,各有所用,但“抄”字表达斗拱承托悬挑之意更为贴切#五千年很远山西很近 #佛光寺 #斗拱 #古建筑之美
00:00 / 03: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84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66
00:00 / 09: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