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仅有107件的汝瓷 带你揭秘那独有的天青色 汝窑是中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其独特的青瓷著称于世。汝窑的产地在今天的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一带,这一地区历史上属于汝州,因此得名“汝窑”。汝窑的烧制技艺大约始于北宋中期,至北宋晚期达到鼎盛,南宋以后逐渐衰落。   汝窑瓷器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釉色**:汝窑瓷器以天青色为主,这种颜色淡雅柔和,有“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美誉。此外,还有豆青、卵白等颜色,但都以青色系为主。   2. **造型**:汝窑瓷器造型简洁大方,线条流畅,多为碗、盘、瓶、洗等日常用具,也有少量的文房四宝等艺术品。   3. **开片**:汝窑瓷器表面常有细密的裂纹,称为“开片”,这是由于胎体与釉料热膨胀系数不同,在冷却过程中产生的自然现象。这些裂纹有的如冰裂,有的如蟹爪,形态各异,增加了瓷器的艺术美感。   4. **胎质**:汝窑瓷器的胎体较薄,质地细腻,呈灰白色或浅灰色,手感温润如玉。   5. **装饰**:汝窑瓷器大多不施加过多的装饰,以素面为主,偶有刻花、划花等简单装饰,追求的是自然之美。   汝窑因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传世的汝窑真品极为稀少,每一件都堪称国宝级文物,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 #博物馆 #汝窑 #宋瓷 #上海博物馆 #器物之美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3
第20期 火候 #汝窑 #烧窑 #非遗在身边 #文化遗产在抖音 汝窑烧制过程中火候的重要性: 1. 火候与釉色•温度控制:汝窑瓷器的釉色主要取决于烧制过程中的温度。恰当的温度可以使釉面呈现均匀而深邃的天青色。•温度范围:汝窑瓷器的烧制温度一般在1250°C到1300°C之间,过高的温度会导致釉面变色或产生缺陷,而温度过低则无法达到理想的釉色效果。 2. 火候与质地•烧结效果:恰当的火候可以确保瓷器烧结得恰到好处,既不会过于脆弱也不会过硬。•釉面光泽:正确的火候还可以确保釉面呈现出明亮的光泽,增加瓷器的美感。 3. 火候与开片•开片效果:汝窑瓷器的一大特点是釉面上的细小裂纹,称为“开片”。恰当的火候可以控制开片的大小和分布,使其既美观又自然。•开片控制:过高的温度会导致开片过大,影响美观;而温度过低则可能无法形成良好的开片效果。 4. 火候与整体品质•品质稳定性:正确的火候控制可以提高成品的品质稳定性,减少瑕疵品的产生。•艺术价值:恰当的火候对于提高汝窑瓷器的艺术价值至关重要,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整体美感。 实践中的注意事项: •升温速度:在烧制过程中,需要缓慢而均匀地升温,以确保瓷器内外温度一致,避免裂纹的产生。 •保温时间:达到预定温度后,需要保持一段时间的恒温,以确保瓷器充分烧结。 •冷却过程:烧制完成后,需要缓慢冷却,以避免因温度骤降导致的裂纹。 总之,汝窑瓷器的烧制是一项极其精细的手艺活,对火候的掌握要求极高。只有通过精准的温度控制,才能烧制出色泽温润、质地细腻、开片自然的汝窑瓷器。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
汝瓷张5天前
宋瓷 • 五大名窑|一篇教你看懂汝窑! 1️⃣ 雨过天青•汝窑 地位:宋代江湖第一。 发展时期:北宋晚期,主要是在宋徽宗的主持下开始烧制。 特点: ①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 ②釉面蕴润,釉色有天青、粉青,还有豆绿和天蓝等。古文献在评论汝窑釉色时,有“天青为贵,粉青为贵,天蓝弥足珍贵”,无多余纹饰,以开片为美。古文献记载:“有纹者真,无纹者尤好”; ③胎为灰白色,与燃烧后的香灰相似,故俗称“香灰胎”,为了最大程度保留釉面的完整性,一般采用满釉支烧; ④存世数量珍稀,其釉色有“雨过天青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称誉,备受历代皇帝推崇。 代表作品:汝窑水仙盆;汝窑弦纹樽;汝窑三足洗;汝窑莲花碗。 2️⃣ 北宋/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 青瓷无纹水仙盆,釉色均匀,底部刻有清朝乾隆皇帝的诗作,名列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3️⃣ 宋/汝窑天青釉弦纹樽 此樽仿汉代铜樽造型,器形规整,仿古逼真。外壁近口及、近足处各凸起弦纹两道,腹中部凸起弦纹三道。下承以三足。外底有5个细小支烧钉痕。里外满施淡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纹片。釉色莹润光洁,浓淡对比自然。 4️⃣ 宋/汝窑天青釉三足樽承盘 此承盘应与三足樽配套使用,用以承放三足樽。此器造型规整,里外施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纹片。外底满釉,有5个细小支烧钉痕。乾隆皇帝曾为其题诗一首,由宫廷玉作匠师以楷书镌刻于器物外底,后署“乾隆戊戌夏御题”。 5️⃣ 北宋/汝窑青釉洗 此器口沿镶铜口,通体施天青色釉,釉面有细小开片纹。因釉中加入玛瑙,釉质莹润。表面有细小的开片纹,俗称“蟹爪纹”,制作工艺为“裹足支烧”,底部满釉,有细小的“芝麻钉”,并刻“乙”字,是为划分瓷器等级而刻。 6️⃣ 北宋/汝窑天青釉碗 此碗撇口,深弧腹,外撇圈足。胎体轻薄,制作规整。通体满釉,呈淡天青色,莹润纯净,开细小纹片。外底有5个细小支钉痕,并镌刻乾隆皇帝御题诗,句末署“乾隆丁酉仲春御题”,乾隆丁西即乾隆四十年。 #五大名窑 #汝瓷 #宋徽宗赵佶 #宋代美学 #雨过天青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谁见柴窑色 天青雨过时 天青一词最早出现什么时候?天青最早形容柴窑? 我们聊聊 苏轼的伯乐,欧阳修 笔下的柴窑。 欧阳修 北宋大文豪,史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是三苏,曾巩,王安石的伯乐。他的《归田录》写道:“柴氏窑 色如天,声如磬,世所稀有,得碎片者,以金饰为器。。。谁见柴窑色,天青雨过时。“ 天青色是对柴窑的描述。而“宋徽宗梦到的雨过天青”是明清 文人杜撰的传说。 明代 谢肇淛(zhe)的《五杂俎zu》有记录。 柴窑,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论》有说道,”柴窑 出北地,世传 后周世宗柴荣 所烧者,天青色,滋润细腻,有细纹,多是粗黄土足,近世少见“。 这里提到柴荣,五代第一明君,后周第二位皇帝。柴荣在执政期间,励精图治,百姓安居乐业。曾立下三个十年计划,“十年平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享太平”的壮志。可惜 英年早逝。史家称赞其“神武雄略,乃一代英主也”。他的陵前,有明清帝王 立的御制碑文。都是赞誉之词,有 嘉靖帝,乾隆时期的。 那么,五大名窑最早见于什么时候呢? 据文献记载:明代 宣德三年,1428年,吕震等人编写的《宣德鼎彝谱》记载:“……内府所藏 柴、汝、官、哥、钧、定,各名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宣德皇帝 呢,雅好艺术,款式比较好看的瓷器,画下来,呈送给皇帝。这里记载的是六大名窑, 柴窑 呢?只有文献记载,没有实物,没有窑址。我们的文博系统给一件瓷器定性,需看三个因素:文献,实物,窑址。 那么柴窑就被忽略了,只有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河南出了三,宋代时,汝州的汝窑,钧州的钧窑,汴京的官窑。那 定窑在河北曲阳涧磁村一带,南宋官窑和哥窑,在杭州的修内司,郊坛下和龙泉溪口窑的黑胎青瓷。 在2006年发现的 新密月台瓷窑,很可能是柴窑的遗址。我们去看看。 月台瓷窑遗址位于 新密牛店镇月台村境内,遗址总面积150万平方米,年代跨度唐末至宋早期。 当地还有一个柴窑村,都是柴姓。这里的柴姓是后周皇帝柴荣的弟弟、虢州防御使柴贵的后代。 根据《续资治通鉴》记载:“周 虢州防御使柴贵,世宗弟。”我们从柴窑 的 柴姓渊源上看,月台瓷窑遗址可能是后周柴窑。 柴窑的遗址目前没有定论,众说纷纭,有说是陕西铜川的耀州窑,也有说是汝州的汝窑一脉相承。有争议,就有热度。 月台瓷窑遗址在2008年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柴窑 #汝窑 #东方美学 #五大名窑 #钧窑
00:00 / 03: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3: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8: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17件传世汝窑瓷欣赏 ## 汝窑:雨过天青,千年绝唱 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窑址位于北宋时期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而得名。其烧造时间短暂,仅存世约20年,却以温润典雅的天青釉色和精湛的制瓷工艺,成为中国陶瓷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享有“青瓷之首,汝窑为魁”的美誉。 **汝窑瓷器特点:** * **天青釉色:** 汝窑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其釉色介于蓝绿之间,似雨过天晴的天空,清新淡雅,温润如玉。 * **香灰胎:** 汝窑胎土细腻,呈香灰色,胎体较薄,叩击声如磬。 * **支钉烧:** 采用满釉支钉烧制工艺,器物底部留有细小支钉痕,俗称“芝麻挣钉”。 * **开片纹理:** 釉面开片细密,如蝉翼般轻盈,自然天成,别具韵味。 **汝窑瓷器种类:** 传世汝窑瓷器稀少,主要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地。常见器型有盘、碗、洗、瓶、尊等,其中以天青釉弦纹樽、天青釉莲花式温碗等最为著名。 **汝窑的历史地位:** 汝窑瓷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历代帝王和文人雅士的喜爱。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精神,是中华文明宝贵的文化遗产。 **如今,汝窑瓷器已成为稀世珍品,其仿制品也备受追捧。** 拥有一件汝窑瓷器,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器物之美 #非遗文化 #匠心制作 #汝瓷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21件传世汝窑瓷器欣赏 ## 汝窑:雨过天青,千年绝唱 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窑址位于北宋时期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而得名。其烧造时间短暂,仅存世约20年,却以温润典雅的天青釉色和精湛的制瓷工艺,成为中国陶瓷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享有“青瓷之首,汝窑为魁”的美誉。 **汝窑瓷器特点:** * **天青釉色:** 汝窑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其釉色介于蓝绿之间,似雨过天晴的天空,清新淡雅,温润如玉。 * **香灰胎:** 汝窑胎土细腻,呈香灰色,胎体较薄,叩击声如磬。 * **支钉烧:** 采用满釉支钉烧制工艺,器物底部留有细小支钉痕,俗称“芝麻挣钉”。 * **开片纹理:** 釉面开片细密,如蝉翼般轻盈,自然天成,别具韵味。 **汝窑瓷器种类:** 传世汝窑瓷器稀少,主要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地。常见器型有盘、碗、洗、瓶、尊等,其中以天青釉弦纹樽、天青釉莲花式温碗等最为著名。 **汝窑的历史地位:** 汝窑瓷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历代帝王和文人雅士的喜爱。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精神,是中华文明宝贵的文化遗产。 **如今,汝窑瓷器已成为稀世珍品,其仿制品也备受追捧。** 拥有一件汝窑瓷器,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器物之美 #非遗文化 #汝瓷 #匠心制作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00:00 / 02: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