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57
00:00 / 07: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82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43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64
热搜热榜,不能失真跑偏! #人民日报评热搜热榜假乱偏 #媒体精选计划 最近,网信部门接连约谈了好几家网络平台,采取一系列处置处罚措施。这一波操作,很多网友都表示支持,同时也暴露出热搜热榜“假、乱、偏”这三大问题。 第一,假。有些热搜,根本是骗人的。有的是花钱“砸”出来的,表面是热点,背后是生意;有的是为了流量“刷”出来的,根本不讲规则;还有的热搜里全是“小作文”,捕风捉影、制造信息茧房。这么玩“私货”“狠活”,网友能不失望吗? 第二,乱。有人觉得,热搜热榜是“算法说了算”,只反映“热度”,不讲价值观。这话不对。你想,要是网上“杂草丛生”,好内容还怎么长出来?算法是人写的,当然要由人负责、受人监督。别拿“算法黑箱”当借口,《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已经明确,算法服务提供者促进算法应用向上向善的义务。热搜热榜绝不能变成谣言、网暴、焦虑的推手,这是底线。 第三,偏。热搜热榜影响认知、带动情绪,必须讲导向。可有些平台,眼里只有流量,什么吸睛推什么:明星八卦满天飞、政策被歪曲解读、恶性案件细节大曝光……这样带偏节奏,不仅误导大家,还会妨碍政策落地、冲击主流价值观。 平台要赚钱,可以理解,但方法要对、底线要有、责任要担。只有跳出“流量陷阱”,兼顾社会价值,才能真正赢得用户、走得长远。我是党报评论君,你对热搜热榜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出镜:孟繁哲)#评论君开讲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7
00:00 / 05: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98
00:00 / 03: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7: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2: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7
00:00 / 03: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33
老宋1周前
国庆假期人民日报八文连发:解码中国经济的确定性与新机遇​ 国庆假期人民日报八文连发:解码中国经济的确定性与新机遇 国庆与中秋双节交汇之际,人民日报连续刊发八篇署名为 “钟才文” 的评论文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或许有人会好奇,“钟才文” 究竟是谁?事实上,这并非个人署名,而是 “财经委撰文” 的谐音,其背后代表的是官方对经济发展的权威研判。在 “十四五” 收官、“十五五” 即将启幕的关键历史节点,如此高密度、高规格的经济论述堪称罕见,这不仅是对过去五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系统复盘,更清晰勾勒出未来经济前行的方向与路径,对企业布局发展、个人把握机遇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从全球视角审视,当下世界正处于风云激荡的变革期: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升级,新冠疫情的深远影响仍在显现,全球经济陷入衰退阴霾,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确定性如潮水般涌来。然而,中国经济却在这样的复杂环境中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走出了一条与其他主要经济体截然不同的稳健发展之路。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 GDP 总量实现跨越式增长,从 54 万亿元攀升至 2024 年的 135 万亿元,年均增速稳定在 6%,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创新实力同样亮眼,全球创新排名指数从第 34 位跃升至第 10 位,2024 年专利申请量达 70160 件,较美国、日本分别高出 30% 和 45%,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 63%,成为拉动经济的核心引擎;贸易总额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规模均处于全球前列。截至 2024 年,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从 2012 年的 11.3% 提升至 17.1%,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分量日益加重。 中国经济能取得如此成就,绝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其中,党的领导是根本保障,如同稳定的 “压舱石”,为经济发展指明方向、凝聚力量。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推动理论体系与时俱进,让发展理念始终与时代需求同频共振。同时,将战略规划引导与宏观调控有机结合,既立足长远擘画发展蓝图,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政策,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经济发展趋势 #人民日报
00:00 / 07: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97
“真”科普,才靠谱 #打击伪科普 #媒体精选计划 刷到过这种视频吗?河边主播一边抓鱼,一边卖“祖传风湿药”。还有“神经科医生”猛夸益生菌,底下直接挂链接……停!这些披着科普外衣的带货直播,您看清了吗? 为啥总有人打着科普旗号,违规卖药、乱导诊、散布伪科学信息?说白了,是流量和利益的驱动。可医疗科普不是儿戏,伪科学会带来健康风险,绝不能放任。 对此,相关部门已出手规范。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为医疗科普立“规矩”;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医疗广告认定指南》,给医疗广告和健康科普划出界限。健康信息“防火墙”,正筑得越来越牢。 “减肥到底需不需要吃碳水”“如何自测没有脊柱侧弯”……这些话题,您是不是也常搜?现在越来越多人靠短视频学健康知识。那谁最适合做科普?当然是专业医生。上海将科普作品纳入医生高级职称评审条件,甘肃把科普工作计入医务人员评先评优。这些举措,点燃了医生们的科普热情。 好的医疗科普,不仅要有质有量,更要让人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怎么破?一名医生说得好:“蹲下来,用对方的眼睛看世界”。比如最近很火的《回到三国当名医》,让观众边追剧边学中医知识,好玩又好记!脱口秀、舞台剧……形式越创新多样,知识越容易走进生活。 古人说:大医治未病。鼓励更多医生投身科普,凭真才实学、以真心实意,产出优质内容,有效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建设健康中国,我们一起加油!我是党报评论君。你还见过哪些伪科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打假。(出镜:孟繁哲)#评论君开讲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47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62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