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72
民国六大新女性画家:孙多慈 清咸丰九年,安徽寿州出了一个状元叫做孙家鼐(nài),一手创办了京师大学堂,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大学。 到了孙子这一辈,却出了一位酷爱丹青的孙女叫做孙多慈,从小便对书画兴趣浓厚。作为千金大小姐,家里宠爱有加,为她提供最好的生活环境,也给她找最好的老师来学画画,徐悲鸿便是她的一位老师。 孙多慈安徽寿县人。1931年进入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奠定了她稳固的绘画基础。大学毕业即由中华书局出版《孙多慈素描集》。抗战胜利后返回杭州,任教于国立艺专(现为中国美术学院)。1949年迁居台湾。孙多慈在艺术旅途上有着自己独立的追求,离开大陆前曾在安徽、上海等地举办个人书画展,影响远播。到台湾后,担任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又曾在文化大学兼任艺术系首任系主任,艺术上勇猛精进,教书育人,桃李满园。1975年2月,病逝于她的好友吴健雄博士的家中,享年63岁。 1931年夏天,孙多慈以图画满分的优异成绩被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录取,正式开始了四年的大学生活。 孙多慈除了随徐悲鸿学习素描,同时选修了宗白华的美学课,胡小石的古诗选,以及徐仲年的法语课。由于孙多慈学习成绩出众,又正式成为了徐悲鸿先生的学生,徐悲鸿对其更加器重和赏识,逢人便宣扬她的天才和智慧。 由于徐悲鸿毫不隐讳,好事之徒再加以渲染附会,轰动一时的花边新闻便不胫而走。许多小报也绘声绘色,例如当时的南京《朝报》就不知登了多少有关这桩三角恋爱的故事。 孙多慈的作品充满了灵性。油画方面,着重写实,笔法细腻,给人一种庄严深邃的感觉,画面散发出浓厚的文学气质,隐含有传统文艺酝酿出的诗情。     她的素描线条利落、光影层迭、取象不惑,凭借着她直观知觉的本能,会心于创作的意趣之间,不仅观察精确,更使作品气韵传神。 孙多慈的名字被世人熟知也是因为徐悲鸿的缘故,一段风风雨雨的“慈悲之恋”被蒋碧薇抖落成一桩沸沸扬扬的绯闻,后来孙多慈黯然中断牵绊数年的师生恋,另嫁他人。 她并不是徐悲鸿唯一的红颜知己,在徐悲鸿所爱的三个女人中,只有她始终缄默。蒋碧薇、廖静文晚年都将自己与徐悲鸿的情感经历写成了传记,孙多慈却只将情感藏于心中,任凭世人猜测、评说。 柔润清雅、澹远宁静是她的气质。也许,正是这样的气质让徐悲鸿沉迷不已。#旧时代女性 #孙多慈 #民国六大新女性画家 #徐悲鸿
00:00 / 03: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4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0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0
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