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7
00:00 / 08: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0
秦二世胡亥,生于公元前230年,卒于公元前207年,终年24岁,嬴姓,赵氏,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在宦官赵高和丞相李斯的扶持下继位,但后来也在赵高胁迫下自杀而亡,以庶人仪葬于周杜国属地,即秦时洲地的原坡地带,周围环境幽僻,与其父王的秦始皇帝陵高大威猛相比,逊色许多。 秦二世胡亥皇帝陵位于西安市雁塔区曲江池南路,整个陵区坐南朝北,山门前步道路面由北向南依次有刻着历朝历代肇始年份的青石板铺路,山门正中高悬“秦二世黄帝陵”牌匾,进得山门内墙上挂有秦二世胡亥,公子扶苏,赵高,李斯,蒙恬,陈胜,吴广的巨幅画像。出得山门后拾级而上,为一座硬山式大殿,门前匾额书“后事之师”四个大字,提醒人们不要忘了过去的错误,要总结经验教训。因大殿维修封闭,遗憾未能进入参观。 绕行大殿继续前行便可看见整个陵墓,陵墓为土筑圆形封土堆,直径25米,高5米,墓北有石碑一座,高3米,宽98厘米,厚28厘米,石碑正面阴刻“秦二世黄帝陵”六个隶书大字,为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陕西巡抚毕沅所立。碑后阴刻《夜役说》,由生员周新命于嘉庆十年书。 秦二世胡亥早年随赵高学习律法,二人走的较亲近。始皇帝三十七年,外出巡游病重时,亲笔书信公子扶苏回咸阳参加丧事,但书信没有寄出而是存放在赵高处。至秦始皇在沙丘病逝,丞相李斯秘不发丧,怕宫中有变。后赵高与胡亥,李斯密谋拆开始皇帝写给扶苏的信,谎称始皇帝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同时又写了一封信给公子扶苏和蒙恬,列举他们的罪状,赐他们自杀。 公元前210年夏,太子胡亥继位后,就把始皇帝安葬在了骊山,一同埋葬的还有从全国各地搜刮来的奇珍异宝,金银玉石等物,更有水银做成的山河湖海,鲸鱼油脂做成的火炬,墓顶有天文图案,下面置有地理图形,各种能工巧匠制作的弓弩机关等。更残忍的是还有后宫那些没有子女的嫔妃们被强制活人殉葬,连同造墓的工匠们因为知道的秘密太多,也被一起封闭在墓道里,墓上栽种草木,看起来就像一座山。 公子扶苏因性格刚毅,敢于直言进谏,得罪了始皇帝被发配到边疆和蒙恬共同抗击匈奴。胡亥假诏书斥责扶苏和蒙恬戍边几十年来未立寸功,相反还屡次上书非议朝政,扶苏更是因为不能回京做太子而耿耿于怀,怨恨不已,其心可诛,故赐剑自刎。蒙恬对扶苏不进行劝说,是为对皇帝不忠,也令自尽。可怜的扶苏是个乖孩子,知道父命不可违,便拔剑自刎,蒙恬苦劝不住无果。后蒙恬不肯自裁
00:00 / 03: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2: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
00:00 / 02: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61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439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90
00:00 / 04: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4: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FRZX3月前
统一后的帝国建构:制度与文化的 “大一统” 政治制度:中央集权的奠基 皇帝制度:嬴政认为 “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称 “始皇帝”,确立皇权至高无上的原则,皇位世袭。 三公九卿制:中央设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下设九卿分管具体事务,取代西周以来的分封制。 郡县制推广:将全国分为 36 郡(后增至 48 郡),郡下设县,官员由中央任免,打破贵族世袭特权,形成 “中央 — 郡 — 县” 三级管理体系。 经济与交通:标准化与网络化 统一度量衡:以秦国标准为准,规定长度(尺、寸)、容量(斗、升)、重量(斤、两)的统一单位,制作标准器颁行全国。 统一货币:废除六国货币,推行圆形方孔 “半两钱”,以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便利商业流通。 车同轨:规定车辆轮距统一为六尺,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 “驰道”(类似国道)和 “直道”(北方军事要道),东至辽东,南达吴楚,北通九原。 文化与思想:书同文与思想控制 书同文:命李斯整理秦国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废除六国异体字。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爰历篇》作为标准教材,推动文化整合。 焚书坑儒(前 213 - 前 212 年):儒生淳于越反对郡县制,主张分封,李斯以 “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 为由,建议焚烧除医药、占卜、农书外的六国史书与私藏典籍;后因方士卢生、侯生讥讽秦始皇求仙未果,又坑杀 460 余名方士与儒生,史称 “焚书坑儒”,成为文化专制的标志性事件。 军事与边疆:北击匈奴与南征百越 北筑长城:前 215 年,派蒙恬率 30 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连接燕、赵、秦旧长城,筑成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的 “万里长城”,作为北方屏障。 南征百越:前 214 年,派任嚣、赵佗率 50 万大军征服岭南(今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设置南海、桂林、象郡,移民实边,并开凿灵渠(连接湘江与漓江),解决粮草运输问题。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15: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