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49
木兰心1月前
#哲学与人生 北大哲学系系主任程乐松的这篇开学致辞最近很火,有很多人说看了心情舒畅。程教授所谈到的问题,本质上是一场“理念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话,作为一个以文科为生的“现实体制人”,我想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正确“对待”它的首要心态:不是作为“行动指南”,而是作为“精神压舱石”。这篇演讲的核心,是哲学系主任对新生的一场“精神启蒙”。它的目的是塑造心智、奠定底色、拔高视野,而不是提供一份职场生存手册。 它的价值不在于“照做”:我们不会因为这篇演讲,就明天去辞职,或者在工作中拒绝一切“标准化”的任务。体制内的运行逻辑(科层制、文书工作、执行政策)本身就有其必要的规范性和程序正义,这与哲学思考并不天然矛盾。 它的价值在于“内化”:我们应该将它内化为一种精神上的压舱石和思考的元框架。当在日常工作中陷入重复、琐碎甚至感到异化时,这篇演讲的声音可以提醒我们: 警惕“精神上的死亡”:警惕自己彻底沦为“标准知识接收器”或“文件复读机”。 在“封闭”的生活中保持“开放”的思想:演讲中说“在生活中封闭、在思想中开放”。这的确是体制内生活的完美箴言。工作环境可能是相对固定和“封闭”的,但内心世界可以无比开放。通过阅读、思考和写作,可以在内心构筑一个比任何职场都广阔的哲学花园。 重新定义“精明”:体制内常被诟病“精于算计”。而演讲则彻底否定了这种“精明”,认为那是短视和焦虑的根源。而我认为这是一种警醒:不要沉湎于职位、级别、人脉这些“特写镜头”下的精明算计,而要用“长镜头”去审视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的笃定和自信,应来自于内在的丰盈,而非外在的标签。 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飞地”:工作之外,必须保留一块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留地。可以是一个读书会,一个坚持写作的公众号,一个深度阅读的计划。这块“飞地”是你呼吸新鲜空气的地方,是你不被异化的保证。演讲里说的“活得纯粹一些,想得复杂一点”,你的“纯粹”就在这片飞地里。
00:00 / 02: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1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74
00:00 / 1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61
大学新生开学演讲稿范文爆火出圈!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必看模板! “你是不是也在为开学典礼上的演讲发愁?害怕冷场、不知道讲什么、怕被说尴尬?别慌!我是准大一新生,这份3步走的开学演讲稿,直接拿去讲,气场全开!” 第一步:破冰亮身份,开场有记忆点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XX省XX市的XX,今年有幸迈入XX大学这个令人向往的殿堂,我内心既忐忑又激动。曾经的我,是那个在教室里埋头追梦的少年;而今天的我,是站在新起点、奔赴新征程的大学新生。 👉技巧提示:不要只是“我是谁”,可以加上地域特色、兴趣爱好、甚至方言/梗,比如“一个来自贵州毕节的糯米饭女孩”。 第二步:表达期待与转变,打出“共情牌” 从高中到大学,是一次身份的转变,更是一场心灵的成长。告别被安排的时间表,我们开始学习如何自主、自律、自强。我想在未来的四年里,不仅学好专业知识,更希望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勇敢去尝试、去失败、去热爱! 👉技巧提示:用“我们”代替“我”增强代入感,比如“我们将从懵懂走向成熟,从迷茫走向坚定”。 第三步:立志愿景+致谢收尾,拉满仪式感 未来的大学生活,也许不会一帆风顺,但我愿意披荆斩棘,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感谢母校的接纳,感谢老师的指引,感谢同学的陪伴。我是XX,我为梦想而来!谢谢大家! 👉技巧提示:最后的“姓名+情绪感召句”能强化记忆,建议大胆喊#开学演讲稿 #大一新生必看 #大学生 #演讲稿 #演讲稿范文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