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铁汉2周前
武汉49 岁的赵女士,是一位患新冠肺炎怕冷感觉十分突出的患者。2020年2月9日,她幸运的踏入曹洪欣教授这艘“诺亚方舟”。2月8日,核酸检测呈阳性,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在互联网的另一端,赵女士的家属向曹教授介绍:她怕冷特别突出,甚至经常寒战,加盖几床棉被也难得缓解。周身乏力,时干咳,甚则喘促 ,发病20 多日,她不仅是一位病程较长的患者,而且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萎缩性胃炎、胆结石等多种慢性病,与新冠病毒感染一起折磨着她,十分痛苦! 1月21 日,赵女士出现发热,午后4时左右体温 37.5 至 38 ℃, 夜晚升到38.5至 39 ℃。伴腹泻,周身酸痛,让她体会到新冠病毒致病的痛苦。 1月26日以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收入到武汉某定点医院,肺部CT显示:双肺散在片状及斑片状稍高密度影,呈双肺感染性病变,这是一种典型的新冠肺炎。经过抗生素及人血白蛋白等治疗,发热渐退。然而恶寒依旧,干咳,甚则喘促,腹泻,入睡难,睡眠不实,乏力,舌淡红稍暗、苔白黄干。 曹教授认为恶寒明显,甚则寒战,提示疫毒寒邪袭表,宜辛温解肌、透邪解毒,从温解论治,以柴胡陷胸汤加减。曹教授工整地写下处方,通过互联网传给对方: 北柴胡15g、法半夏9g、瓜蒌15g、半枝莲20g、浙贝母10g、桔梗10g、苦杏仁10g、连翘30g、北沙参15g、麦冬15g、紫菀15g、夜交藤30g、山慈菇15 g、生甘草10g、生姜5g。7剂,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服。 这是曹教授在这张专用处方笺上,书写下诊疗的思考与智慧,还有责任、期待和信心。这是他对自己敬仰的张仲景、叶天士等圣贤大医对历代瘟疫特别是对寒疫理论的诠译,经过消化理解的结果,是对先祖圣贤留给当代中医人、中医药文化与智慧的传承,而自己书写的这个处方是与先祖圣贤的对话、交流。曹教授坚信 “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的观点,恶寒在外感病中是外邪侵袭肌表与肺卫病机的反应,不同程度的恶寒与发热状况反映了病邪的性质、病位及病机,是外感病与疫病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之一,这些都有先祖圣贤的古而有之的理论支撑,中医典籍里是可以找到出处,是传承有序的。曹教授的处方极其深邃,它的纵深可以追溯到汉代、隋唐与明清,处方的依据可以追溯到张仲景、叶天士等先贤创建的中医疫病理论。 2 月 19 日二诊,赵女士和家人在的视频窗前绽开了由衷的笑脸,赵女士那腊黄而毫无血色的脸庞笑
00:00 / 05: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4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26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88
00:00 / 03: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