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0: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26
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81
晓荷说2周前
被讨厌的勇气 你有没有试过这样一种情况?明明很关心父母,但看到他们的来电显示,心里“咯噔”一下,就是不想接?甚至还会有一股莫名的烦躁。如果你也有过这种感觉,别自责,今天这期视频,就是为你准备的。 我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就被这种情绪给困住了。每次知道父母身体不好,或者家里有什么困难,我就会陷入深深的内疚。总是会想:如果我再成功一点,再有钱一点,是不是就能帮他们搞定一切了? 但现实是,我做不到啊。这种无力感,让我陷入了一个特别可怕的内耗循环:我心里知道好久没打电话了,我该打一个了。但一想到电话那头,可能是抱怨、是叹气,而我自己又无能为力……我就开始拖延。拖到最后,又开始自责,觉得自己特别不孝顺。甚至有的时候,还会生出一股没来由的怨恨,怨他们为什么不能把自己照顾好,不能让人省心一点。 直到我学到了一个心理学概念,叫 “课题分离”。说白了就一句话:谁的情绪,谁负责。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比如,父母因为某事叹气,我感到焦虑和愧疚。这时我要问自己:这个叹气的根源是啥?是他们遇到的困难,这是他们的课题。而我因为这个叹气,产生的“我必须解决一切,否则我就是失败者”的压力,这才是我的课题。 换句话说,父母的快乐和健康,首先是他们自己的课题;而我的课题,是在我能力范围内去爱他们,而不是逼自己透支一切,去替他们生活。 想通这一点后,我给自己定了两条特别简单的规矩: 第一,电量低的时候,绝不硬撑。 意思就是,当我自己都情绪不好、累得不行的时候,我绝不逼自己打那种动辄一小时的电话。我就简单发个微信,报个平安。我得先把自己照顾好了。 第二,电量满的时候,主动去爱。 等我休息好了,能量足了,我就开开心心地跟他们视频,聊聊我身边的趣事。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不是太冷漠了?但我的体会恰恰相反:真正的冷漠,是带着一肚子怨气去付出。而真正的爱,是先把自己这杯水斟满。 自从建立了这种边界感,我心里的那股无名火,居然顺了。我反而更愿意、也更耐心地去听他们唠叨,帮他们处理些小事情。 这个改变我的概念,来自一本特别好的书,叫《被讨厌的勇气》。它就像一束光,把我从内耗的泥潭里拉了出来。我打算最近重新精读它,并把里面这些超实用的、能帮我们普通人停止内耗的方法,持续分享给大家。 #晓荷说 #个人成长 #以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课题分离 #被讨厌的勇气
00:00 / 03: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