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3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
00:00 / 06: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7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4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中国算力全景图谱,算力经济核心赛道解析(未来五大趋势) 2025年9月18日,华为全联接大会在上海举办,官方首次公开百万卡规模的“超节点集群”,单体集群内集成超过十五万张昇腾AI芯片,总算力超过50万卡,现场还公布了2026年新一代昇腾950PR芯片的发布计划。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会上表示,随着大模型、自动驾驶等新业务爆发,算力基础设施正从万卡迈向百万卡时代,AI算力已成为当前产业升级的核心资源。另外在2025中国算力大会上,工信部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披露,全国多地算力分平台已经接入国家统一调度网络,平台节点建设有很明显的加速。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280 EFLOPS,通用算力占比65%、智能算力占比32%。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同比增速将达到40%以上,主要增长点来自大模型、智能驾驶、智慧城市等新型产业场景对高性能计算资源的需求。过去,算力基础设施主要为互联网、金融、政务等场景“后台”赋能,属于IT体系里的“水电煤”。这两年,随着大模型、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新兴领域需求暴涨,算力能力成为企业竞争和产业升级的基础门槛。无论是政策推动还是市场竞争,算力都已从幕后走到前台,成为数字经济体系里必须争夺的关键“新型生产力”。各地、各行业都在加速提升本地和行业的算力供给水平,产业链也在这股“算力扩容”浪潮中持续外延。 如今算力主要通过三种类型的数据中心提供:通用算力中心(基于CPU,承担网络服务、通信等基础计算)、智能算力中心(基于GPU/FPGA/ASIC等AI加速芯片,用于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和推理)、以及超级算力中心(通常融合CPU和GPU,用于气候模拟、基因测序等大规模科学计算)。 简单来说,通用算力中心保证日常互联网和物联网服务的稳定运行,智能算力中心则专门支撑像大模型训练、AI推理这样的新型需求,超级算力中心则攻克航天、国防等需要极致计算的难题。 #算力 #算力经济
00:00 / 14: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