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重大突破和“第一”成就涵盖多个领域,以下为部分代表性成就: 工业与交通 - 第一辆国产汽车:1956年7月,第一辆“解放牌”卡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下线,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 第一艘国产大客轮:1954年9月,自制客轮“民众号”完成长江首航,开启国内航运新篇章。 科技与医疗 -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4月,“东方红一号”成功进入轨道,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 - 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5年9月,中国成为首个成功合成该物质的国家,推动了生物大分子研究进展。 法律与民生 - 第一部法律:1950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保障了公民婚姻自由权利。 - 第一块碳化硅反射镜:2025年研发的4米量级碳化硅反射镜,应用于量子通信领域,代表了中国在光学技术上的突破。 体育与国防 - 第一个世界冠军:1959年容国团在世乒赛夺得男子单打冠军,这是中国首个世界体育冠军头衔。 - 第一枚氢弹:1967年6月氢弹试验成功,标志着中国核武器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以上成就展现了新中国在工业、科技、法律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反映了国家综合实力的跃升。 2025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多项发展成就实现历史性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经济总量与全球贡献 经济规模跃升:GDP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120万亿、130万亿三大台阶,2025年预计达140万亿元,五年增量超35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广东+江苏+山东”的经济体量12。 全球稳定器作用: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五年超30%,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核心动力13。外资累计对华直接投资达4.7万亿元,占全球外资流入比重显著提升3。 二、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研发投入与成果: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68%,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集成电路年产量较“十三五”末增长72.6%,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实现多个全球“首次”突破14。 高端制造突破: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等“大国重器”相继问世,C919大飞机实现商业飞行,制造业连续15年全球第一34。 数字经济崛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2%1。 三、绿色发展与生
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95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读历史,知未来,历史学就是未来学! 《1949~1979 新中国传奇 2: 新中国的成立现代意义》 新中国的成立现代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与社会结构的变革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百年来的被侵略和被奴役的历史,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这一事件使得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获得解放,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并对国际局势和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 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这不仅是中华民族走向新生的历史转折点,也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在国际舞台上确立了大国地位,这些都与新中国的成立密不可分。 三,文化与教育理念的更新 新中国的成立也带来了文化和教育理念的革新。中国开始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同时,也强调与世界的文化交流,提升文化自信和开放度。 四,国际影响与全球贡献 新中国的成立和随后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壮大了世界和平力量。中国在减贫、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 总之,新中国的成立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轨迹,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现代意义是多方面的,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家教#传统文化#新中国
00:00 / 09: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台湾问题这些年一直是块心病,从新中国成立那会起,就没彻底解决。外头总有势力搅和,主要是美国带头,导致统一大业拖拖拉拉。 早年间,1949年解放战争赢了,国民党退到台湾,大陆本打算1950年下半年渡海收复,可朝鲜战争一打,美国第七舰队就开进台海,还签了防御条约,计划只好搁浅。 抗美援朝结束后,1954年大陆又动真格,对金门马祖开炮,美国又插手,签条约承诺援助,苏联帮忙调停,大陆才停手。 后来策略变了,转向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本来两岸关系缓和点,可李登辉上台后变卦,说两岸是国与国关系,1996年台湾选举时,大陆搞大规模军演,美国航母过来,实力差距大,大陆只好收手。 可现在,中国实力上来了,军力经济都硬气,台湾问题眼瞅着要到关键节点了,大陆准备出手的信号越来越明显。 李登辉时期有着日本教育的背景,1988年上台后推本土化,1996年直选总统,提出国与国关系,求美国援助,导致美军介入,他2020年去世。 赖清德医师出身,2024年上台,就职时说互不隶属,2023年访美,2024年10月讲话后引发大陆军演,2025年3月定义大陆为敌对势力,提出17项策略,他还在位,继续推本土政策。 他们的“台独”立场影响了台海走势。 两大迹象 第一是经济上收紧,大陆逐步中止部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优惠。 2010年,双方签署协议,给台湾带来上百亿利益,可台湾单方面禁大陆2500多项产品进口,破坏基础。 2023年12月,大陆公告2024年起中止丙烯等12项产品税率优惠,2024年5月又中止润滑油等134项,2024年12月公布2025年方案,继续执行部分中止。 台湾石化纺织机械产业成本涨,企业订单丢,民众买东西贵,经济打击实打实。 商务部发言人说,这是回应台湾限制,维护贸易秩序。分析看,这信号大陆在经贸上不让步,台湾靠大陆市场大,民生一乱,台当局威信掉,统一时机就近了。 第二迹象是军演频频,贴近实战。2024年5月赖就职后,联合利剑2024A演习,海空军抵近台湾…
00:00 / 03: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54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2: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2: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4: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8: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