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9: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3: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4: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辛亥革命介绍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民族民主革命,发生于1911年(农历辛亥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激化与人民抗争的必然结果。 一、革命背景与爆发 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王朝统治腐朽,民族危机深重。1911年夏天,湘、鄂、粤、川等省爆发保路运动,尤以四川最为激烈,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索之一。9月25日,四川荣县宣布独立,成为全国首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将革命推向高潮。 二、主要进程 - 武昌起义与全国响应:1911年10月10日夜,新军工程第八营革命党人熊秉坤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随后汉阳、汉口相继光复。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省纷纷独立,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 帝制终结与共和建立:1912年2月12日,清帝颁布退位诏书,标志着统治中国2132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终结。1月1日,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亚洲首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正式诞生。 三、历史意义 1. 政治变革: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帝制,建立共和政体,首次将“民主共和”写入国家制度,成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起点。 2. 思想解放:传播民主、自由理念,打破“君权神授”传统观念,民众参政意识觉醒,为后续社会变革奠定思想基础。 3. 社会推动: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加速封建陋习废除(如太监制度、世袭特权),推动教育、实业等近代化事业。 四、历史定位 作为近代中国“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虽未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但其开创的共和体制与思想浪潮,深刻影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辛亥革命110周年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00:00 / 45: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6: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2: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9
00:00 / 05: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1
00:00 / 00: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