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中国古今人物小传(28)曹雪芹 曹雪芹生于公元1715年羊年,去世于1764年猴年。清代杰出小说家。名露,字芹圃,号雪芹、芹溪、梦阮。祖籍河北丰润,生于南京,后来在北京定居。他出身于和皇室有特殊关系的封建官僚家庭,属正白旗包衣,曾祖、祖父、伯父和父亲连任江宁织造六十年之久。后因清皇室内部倾轧,受到株连,雍正五年父亲被罢官抄家,生活陷于困顿。这种家庭盛衰的巨大变化和当时进步思潮的影响,使他比较清楚地认识到已经进入末期的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罪恶。他对封建的科举制度、宗法制度、婚姻制度以及封建的伦理道德都不同程度上持批判态度。他能诗善画,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晚年贫居北京西郊,在“举家食粥酒常赊”的窘迫情况下,呕心沥血,花10年时间,创作了长篇小说《红楼梦》。作品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贾、史、玉、薛四大家庭的兴衰演变,对黑暗腐朽的封建社会进行了深刻的解剖和批判,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塑造了众多的典型人物形象,成为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杰作。全书未成而卒,今见120回流行本,其后40回,传为高锷所续。小说中的大观园原形,相传为南京、袁枚的随园或是北京恭王府花园。 #我的抖音生活日记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
00:00 / 04: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4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籍贯沈阳(一说辽阳 ),生于南京,约十四岁时迁居北京。 曹雪芹的家族在清朝属于正白旗包衣,从曹寅(曹雪芹祖父)开始就稳坐江南织造,被皇上荣宠多年。 但到了曹頫掌家的时候,因多年亏空,挪用公款被查,曹家被抄,曹頫被下狱,这才结束了在江南长达60年之久“钟鸣鼎食”的生活,全家返回北京,住在朝廷分配给他们在蒜市口十七间半的三进院落里,开始了曹家在北京的生活。 红学家为了确认曹雪芹回到北京居住的故居也是调研了很久,才确认了蒜市口十七间半是迄今发现的惟一一处有清代档案可据、有乾隆《京城全图》可证、有遗迹遗物可寻的曹雪芹故居遗址。 曹雪芹自雍正六年(1728年)夏,由南京回北京后,就住在这里。他的人生从青少年到成年的阶段,都在这里度过。如今他生前故居得以修复,既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也是对这位伟大文豪的“深情纪念”。 2003年9月5日,“纪念曹雪芹逝世 240 周年学术活动”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经过文献档案考证及考古发掘证实,曹雪芹在北京的故居遗址已能确认为就是“蒜市口十七间半”。 而后,由新世界中国启动的“蒜市口十七间半”曹雪芹故居复建工程从2019年1月开始,历经将近3年时间,以原汁原味复建出这“十七间半”房屋在清末时的形制。 按历史记载,故居院落占地790平方米,建筑面积439平方米,为清式三进四合院。复建遵循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工艺工序由技术专家全程把关,同时尽量还原当年曹公居住时的布局及细节。 曹公的笔勾勒了那个时代的精彩和过往的尘埃,他的生平在北京城里可以细细寻觅,而他的文字则带我们游历了整个过去的变迁和中国文化的璀璨。让我们一起推开曹雪芹故居纪念馆的大门,开启曹公和他的红楼世界。 7号线、5号线地铁磁器口F口出步行3分钟即是。周一闭馆,9点开放。#曹雪芹故居 #传承文化 #旅行推荐官 #今日分享 #原创视频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3: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2: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3: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