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57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
庄稼的灾难 山西的季风气候向来有着分明的节律,每年7、8月的雨带如期而至,滋养着玉米、高粱、土豆等,作物拔节生长,这是黄土高原上农夫数十年依赖的耕种密码。但今年,这份节律被彻底打破——中秋前后,本应是天高气爽、阳光灿烂备战秋收的时节,谁知连绵半个月的瓢泼大雨却席卷三晋大地,让即将成熟的庄稼遭遇了一场始料未及的劫难。 雨势起初带着几分反常的缠绵,随后便愈发猛烈。那些本该籽粒饱满、等待收割的玉米秆、土豆、萝卜在积水中渐渐倒伏、腐烂,叶片褪尽了应有的深绿,只剩下枯黄的颓势,驻入“沼泽囯”,春旱秋淹!我省晋南地区冬小麦播种更显棘手,持续降雨让表层土壤含水率及高,连农机都难以立足,更别谈人工,原本计划的播种节奏被彻底失望了,脸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的辛劳农夫们望着黏重的泥土束手无策、欲哭无泪,万亩良田被淹没,山地也没逃过这场灾难,在雨水冲刷下颗粒无收,成了一地狼藉,唐代诗人李绅不是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以我看诗人后半句是千真万确,“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可怜的庄稼人永远是受害者。 这场秋雨的“异常”早已被数据印证。这样的降水强度和持续时间在气象记录中应该是极为罕见的。对处于乳熟期的玉米、成熟期的高粱、即将出土的土豆、面临収割的谷子,长时间的阴雨不仅阻断了光合作用,加速了病害滋生,更让明年籽粒灌浆被迫中止,即便是侥幸未倒的作物,也多半出现了瘪粒、霉变的问题,来年的种子何去何从? 如今雨势继续蔓延,田间留下的痕迹仍触目惊心,倒伏的作物秸秆、泥泞的地块、还未来的及挖的土豆丶面临收割的谷杆等等,诉说着这场秋雨带来深深的创伤。我们山西的庄稼向来耐旱,却难对付这场失期的无情暴雨,辜负我们季风气候地域。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只能含泪反复无常地推敲唐代诗人李绅每个字的份量了!这场雨真的有毒! 2025.10.10.雨天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
00:00 / 03: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2: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