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30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01
“公司人”的进化:35岁之后,如何成为无可替代的“核心资产” 朋友们,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可能都曾有过这样一段“高光”履历:我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是领导眼中最可靠的骨干;我们披荆斩棘,为公司拿下一个又一个项目,是财报上功勋卓著的功臣。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足够努力,足够忠诚,那座名为“公司”的金字塔,就会为我们提供一个稳定、体面、且不断向上的未来。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种微妙的、令人不安的变化,开始在我们身边发生。我们可能会突然发现,那些曾经被视为“定海神针”的资深同事,在一次悄无声息的“组织架构优化”中,被边缘化了;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在一些更年轻、也更熟悉新工具的同事面前,似乎失去了原有的光环。 这背后,是一种我们很多人不愿意承认,但却必须正视的、冰冷的商业现实。作为一名审计过无数公司财务报表、并亲身主导过多次组织变革的金融老兵,今天,我想为大家揭示一个真相:在现代企业的财务视角下,任何一个“岗位”,无论其听起来多么重要,其本质,都是记录在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一个“成本项”。 而随着我们的年龄和司龄的增长,这个“成本项”的数字,在薪资、福利、社保等维度上,必然是逐年递增的。此时,一个极其关键的、决定我们命运的“价值等式”,便会浮现在每一个决策者的心中:我们为公司创造的“价值增量”,是否依然能够,持续地、显著地,跑赢我们自身的“成本增量”?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就是公司不可或缺的“核心资产”。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无论我们过去的履历多么光鲜,我们都可能,在未来的某一次“降本增效”的浪潮中,成为那个“待优化”的选项。 朋友们,这无关道德,这只是商业逻辑。 所以,今天,我不想和大家讨论任何职场的“厚黑学”。我想用最专业的“资产管理”视角,邀请你,和我一起,对我们最重要的那份“无形资产”——也就是我们自己——进行一次彻底的“价值重估”与“保值增值”规划。 这不是一篇贩卖年龄焦虑的“劝退信”,而是一份帮助所有职场人,穿越周期、实现“职业长青”的“个人资产保值手册”。我们将一起探讨,如何主动地、系统性地,完成一次从“可被优化的成本项”,到“不可或缺的核心资产”的伟大进化。#掘金计划2025 #知识前沿派对 #公司人
00:00 / 3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4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99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