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的时候,强度不大,每天都是开开心心的。刚上二年级的时候,好像很不适应,第一周情绪非常的低落,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问就是“没事啊”,我和舅舅想尽办法逗他开心。第一次觉得学习很难是二年级,和弟弟聊天说“弟弟,等你以后上二年级了,你就知道我有多难了”,然后后面的日子就是不停的家校沟通,老师说他注意力不集中,建议带他去看心理医生干预一下,听劝去了,心理医生所有测评下来,说他没有任何问题,很正常,但是情绪不高这个问题,争对他的情况,建议学习要求降到最低,学习任务减到最少,别人做十道题,他做一道,转头就和老师沟通,建议那就培养孩子别的方面吧,比如发掘他身上的优点无限放大,看看他有没有喜欢的体育或者别的,换条路走……就这样后面的日子他又觉得开心起来了。直到今年从成都转学到了新疆,说实话这边的教育我很不能接受,两个孩子不在一个学校,但是和任何一个学校的老师沟通,我都不太能接受他们的沟通方式,也不认可他们的教育理念,感觉非常的病态,真的就是网上说的那种:孩子成绩不好,就十恶不赦的感觉。有老师和我沟通两次,每一次态度都非常的恶劣,感觉自己高人一等,第一次说“我还觉得孩子心理有问题”,第二次打电话,孩子在她跟前,说孩子课堂作业不完成,跟我说的是“我总不能打死他吧”,转头更是直接对孩子说“请你不要来祸害我”,我想不通能说出这样话的人,是怎么当上老师的,但是为了孩子,我觉得我得忍着,所以没有起冲突。后面学校定的练习册发下来了,但是转校生没有,班主任也觉得太难了,不太适合他,没必要定,说我作为家长,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托管就不用上了,带回家自己辅导吧,想着他的情况,我也接受了,不上就不上吧,于是自己回家找题,自己安排作业,没过几天说学校不同意,要求统一习题,然后就开始了补作业的日子,下午6.30放学,回家7点先吃饭,然后就开始写作业,最晚的时候写到快凌晨1点,第二天早上也会担心他没有休息好,快到9点才叫起床,早餐匆忙在车上解决。他第一次崩溃,是本周三的晚上,写了很久的作业,突然脑子短路,一个“九”字怎么也想不起来,我在他跟前拿手指比划,他也想不起来,就开始嗷嗷大哭;视频内容是发生在昨晚,这是第二次崩溃,情绪上来了,又哭又笑,但是手上的动作都没有停下来,也给我们吓得不轻,爸爸意识到状态不对,说让他自己安排,不想写就不写了,这个时候他才好了很多。写这么多,最重要的是:警示自己,放过孩子!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心气 #成长 #自我提升 #内容过于真实 #正能量 @DOU+小助手 @DOU+上热门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有时候,不是因为某件事有多难,而是心里那口气,突然就泄了。 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觉得“算了,就这样吧”。 然后,一天,两天……甚至更久,就卡在了那种沉寂的状态里,怎么也出不来。 后来我才明白,这就是“心气”没了。 心气是什么?它不是写在脸上的雄心壮志,而是心底那团看不见的小火苗。是早上醒来,对这一天还保有的那一点点期待;是遇到麻烦时,心里头那个不服输的劲儿;是即使累了,也还愿意为自己,再点一盏灯的温柔。 我们总在学怎么保护身体,保护财产,却很少有人提醒我们,人呐,最重要,也最首先要学会的,是保护好自己的心气。 因为心气这东西,太脆弱了。一次否定,一场失败,一段糟糕的关系,甚至只是持续不断的疲惫,都可能让它摇摇欲坠。心气一散,人就像没了主心骨,会沉寂很久,那种感觉,就像被困在了一个透明的罩子里,看得见外面,却使不上力走出去。 所以,我想通了这件事——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去成为自己心气的“守护者”。 真正做起来,其实没那么复杂。 它可能是,在感觉能量快耗尽时,果断地给自己放个假,允许自己“躺平”一会儿。 是主动去靠近那些能给你充电的人,远离那些不断消耗你的人。 是完成一件小事,就真心地夸自己一句“我真棒”,把成就感一点点攒回来。 甚至,只是好好吃一顿饭,晒一会儿太阳,看一部喜欢的电影……这些微小的、确定的愉悦,都是在给心里的火苗添柴。 朋友们,守护心气,不是矫情,是成年世界里最了不起的自律。 别让那团火,轻易地被风吹灭。 请你务必,千次万次,毫不犹豫地,救自己于这世间的水火之中——首先,就是守护好你内心那口不灭的气。 这口气在,希望,就永远在。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02: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