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5: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7
00:00 / 04: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苏轼的一生,是用诗词铺就的跌宕长卷,每一道褶皱里都藏着仕途的起落与感情的温度,从少年意气到晚年通透,皆在字句间清晰可辨。 仕途跌宕:从“致君尧舜”到“一蓑烟雨” 初入仕途的壮志:少年登科的他,怀揣“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彼时诗词里满是昂扬,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尽显渴望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那是属于青年苏轼的热血与锋芒。 乌台诗案的转折:45岁遭遇“乌台诗案”,从朝堂重臣沦为阶下囚,贬谪黄州的路上,他写下《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孤鸿般的漂泊与寒凉,道尽人生骤跌的绝望与坚守。 贬谪路上的豁达:黄州躬耕时,他在风雨中悟透人生,《定风波》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把困顿踏成坦途;后来贬至惠州,面对岭南荒僻,又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消解苦寂;及至儋州,更是用“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将绝境活成了生命的奇遇。晚年回望一生,他自嘲“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把半生贬谪酿成了最珍贵的勋章。 感情羁绊:从“十年生死”到“此心安处” 对亡妻王弗的刻骨思念:27岁痛失爱妻,十年后他在密州写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阴阳相隔的思念没有随时间淡去,“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细节,让千年后的人仍能触摸到那份椎心之痛,这是他一生最深沉的爱情印记。 对弟弟苏辙的手足深情:兄弟二人同科登第,却因仕途常遭分离。中秋夜思念苏辙,他写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把对亲人的牵挂化作跨越山海的祝愿;晚年北归,他仍念着“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这份手足情,是他颠沛人生里的温暖底色。 对红颜知己王朝云的相知相惜:王朝云随他历经贬谪,始终不离不弃。在惠州时,她为他唱《蝶恋花》,至“枝上柳绵吹又少”时泪落,苏轼叹“知我者,唯有朝云也”。王朝云去世后,他写下“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字里行间满是失去知己的孤苦,这份懂得,是他晚年最珍贵的慰藉。 从仕途的风雨到感情的悲欢,苏轼始终用诗词记录着人生,最终活成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超然,让他的故事与文字,成为中国人跨越千年的精神慰藉。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3: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6: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1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