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7: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4: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4: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5: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3: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0
这本《过度努力》,戳中了多少“好女孩”的心酸 你拼尽全力赢得一切,却唯独输掉了快乐的能力,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今天想和你分享的这本书,叫《过度努力》。陪你聊聊那些让你疲惫不堪的、关于“努力”的故事。 这本书里有一个观点,我觉得特别戳心。它说,很多人的“过度努力”,其实都源于一个深植内心的生存策略:我必须变得“有用”,才能在这个世界上获得一席之地,才能交换到爱与认可。这种想法,让我们活在了无尽的“你应该”里。你应该考个好学校,应该找份好工作,你应该懂事、应该完美…… 于是,为了满足这些期待,我们很多人都变成了“一定要赢”先生。我们把人生当成一场又一场的竞赛,坚信“努力赢才是人生”。但这本书让我们看见了硬币的另一面:我们迷恋的,或许根本不是“赢”的快感,而是因为我们太过“害怕输的痛苦”。我们害怕一旦输了,就会被贴上“没用”的标签,就会让别人失望。 可最吊诡的地方就在于,即使我们真的赢了,做到了别人眼中的“优秀”,内心却依然无法安宁。那种感觉,心理学上称之为“冒牌者现象”。我们总觉得自己配不上所拥有的一切,每一次成功都像是侥幸,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声音在说:“我骗了所有人,我随时都可能被看穿。” 这份巨大的不安,让我们没办法享受成功的喜悦,只能暂时松一口气,然后立刻投入到下一场更焦虑的奔跑中。这种无尽的内耗像一个打不开的死结,让人疲惫又绝望。 那么,出路到底在哪里呢? 作者在书中借由一位分析师的话,给了我非常大的触动。她说:“当你走不好时,你可以稍微温柔地托一下自己,告诉自己:‘你可以试试看这么走。’” 这句话点醒了我。我们习惯了对自己严苛,却忘记了我们最需要的,恰恰是来自自己的温柔。比如,试着在搞砸了一件事之后,对自己说的第一句话,不是“我真没用”,而是“没关系,这事确实挺难的”。这本书引导我们去做的,正是这样一种转向:从拼命向外寻求认可,转为向内寻找力量。停下来问问自己,抛开那些“应该”,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当我们开始为自己而活,为自己的感受负责,而不是为别人的期待交代,那些成就才不再是冰冷的麻醉剂,而是能真正滋养我们的礼物。我们努力,不再是为了证明“我很好”,而是因为我们打心底里想去做这件事。 希望这本书能像一杯温润的白茶,让你在品味中,慢慢找回属于自己的、那份无需证明的甘甜与平静。因为,你的存在,本身就是无可替代的价值。 #抖音花式讲书大赛 #过度努力 #自我成长 #自我和解 #情绪疗愈
00:00 / 02: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