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鹄之志 #历史故事 #成语故事 #中国历史 秦朝末年,秦二世统治残暴,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公元前209年,在通往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的泥泞的道路上,有一支大约九百人的队伍在缓慢前行,他们是被派往渔阳把守边关的。这九百人中除了领头的两个军官外,还有两个助手——陈胜和吴广。 走到大泽乡时,由于连绵大雨,道路完全被淹没了,无法前进,只好停在原地等待,这样将导致队伍的延期到达。而按照秦朝的法律,被征用的农夫如果误了期,要被处死。陈胜就跟吴广商量说:“我们已经误了期,到了渔阳是要被砍头的,如果开小差,被抓住也免不了一死。不如我们反了,说不定还有一条活路。” 商定之后,陈胜吴广杀死了两个军官,然后集合队伍,陈胜说:“二世统治残暴,我们无法生存,现在因大雨误期,到渔阳肯定要被杀头。大家说,我们应该怎么办?”几百号人齐声叫道:“反了,反了。”陈胜说:“好,从今天起,我们开始造反,杀掉那些狗官,为我们自己打开一条生路。”这样,在陈胜领导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陈胜能有这样的壮举,并不是偶然的,他年轻时就有干一番大事业的志向。他出身贫苦,家中没有土地,他只能靠给地主人家打长工为生,但即使如此他仍念念不忘自己的大志与理想。在闲暇时,他常给一块打工的人说:“将来如果谁富贵了,千万不要忘记我们这些人。” 同伴笑着说:“你是给别人卖力气种地的,怎么能富贵呢?” 陈胜说:“那不一定。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鸿鹄之志”这一成语就是从陈胜的这句话演变过来的。 【出处】 成语“鸿鹄之志”出自《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比喻远大的志向。 成语故事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9: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很久以前,在东海边有个叫渔阳的小渔村。村里有个叫阿海的年轻渔夫,生得虎背熊腰,却心地善良。他每天出海打鱼,总会把最大的鱼放生,只带些小鱼小虾回家。 这年夏天,东海突然狂风大作,连续三个月没有一条鱼上钩。村民们饿得面黄肌瘦,连渔网都补不起了。这天夜里,阿海梦见一条青龙对他说:"明日午时到断崖下的龙女潭,切记带上你祖传的青铜鱼钩。" 第二天正午,阿海来到幽深的龙女潭。潭水突然翻涌,浮起个白发老翁,手里攥着条金鲤鱼:"小伙子,这是龙宫三公主的化身。你若能用鱼钩取她口中龙珠,就能解除东海诅咒。" 阿海刚举起鱼钩,金鲤鱼突然流泪:"好心人,我因私降甘霖触犯天条,父王罚我化作鲤鱼受苦。你若取走龙珠,我就要魂飞魄散啊!"阿海的手顿时僵住了。 这时乌云密布,老翁现出龙王真身怒吼:"愚蠢!没有龙珠镇压,明日海啸就要吞没渔村!"阿海望着手中鱼钩,突然将它折成两半:"我用祖传鱼钩向龙王立誓,愿代龙女受罚!" 刹那间电闪雷鸣,阿海的双腿化作龙尾。老龙王叹息:"你可知变成镇海石柱,要受千年风吹浪打?"龙女却挣脱束缚,将半截鱼钩吞下:"父王,女儿愿与他同担劫难!" 从此,渔村外多了两根并立的龙纹石柱。每逢大旱,柱身就会渗出甘霖;遇到风暴,海面总会风平浪静。村民们说,月圆之夜能听见龙吟般的渔歌,那调子像极了阿海当年常唱的小曲。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A文宝9401周前
很久以前,东海边有个叫渔阳的小渔村。村里有个叫阿海的年轻渔夫,父母早亡,独自住在海边一间破旧的茅屋里。。阿海为人勤劳善良,每天天不亮就出海打鱼,日落才归,却总是收获寥寥。。这年夏天,东海连续三个月没有下雨,田地龟裂,庄稼枯萎。村里的老人都说,这是得罪了龙王爷。。村长召集村民商议,决定挑选一个童女献给龙王,祈求降雨。被选中的是村里最漂亮的姑娘小荷。。小荷与阿海青梅竹马,两人早已私定终身。阿海得知消息后,连夜划着小船出海,要去龙宫找龙王理论。。海上突然狂风大作,阿海的小船被打翻。他在海浪中挣扎时,看见一条金龙从海底升起,化作一位白须老者站在浪尖上。。凡人,为何擅闯龙宫?老龙王威严地问道。。阿海鼓起勇气说:龙王大人,求您开恩降雨。我们愿意献上最好的贡品,但请放过小荷。。老龙王捋须笑道:我何时要过童女?那都是凡人自己的主意。不过看你诚心,我倒要考考你。。龙王挥手变出三个考验:第一关要阿海在暴风雨中稳住小船;。第二关要他在满是利刃的珊瑚礁间穿行;。第三关要他从凶恶的鲨鱼群中取回龙珠。。阿海凭借过人的勇气和智慧,一一通过考验。。老龙王满意地点头:好个有胆有识的年轻人。我可以降雨,但有个条件——你要做我的巡海使者,每月初一十五来龙宫当差。。阿海想到干旱的家乡,咬牙答应。老龙王当即呼风唤雨,东海沿岸普降甘霖。。第二天,阿海回到村里,带着龙王的旨意废除了童女祭祀的陋习。。从此,阿海每月按时去龙宫当差。他利用这个机会,向龙王请教治理海域的方法,回村后教渔民们合理捕捞,保护海洋。。渔阳村渐渐富裕起来,阿海和小荷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多年后,阿海白发苍苍。临终前,老龙王现身对他说:你这一生守信重诺,造福乡里,功德圆满。说完化作金龙腾空而去。。当晚有人看见一道金光落入海中,都说那是阿海去龙宫当神仙了。直到今天,渔阳村的渔民出海前,还会向海里撒三杯酒——一杯敬龙王,一杯敬阿海,一杯敬大海。他们说,只要心诚,就能看见阿海的船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守护着一方平安。。
00:00 / 02: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习习3月前
很久很久以前,在东海边有一个叫渔阳的小村庄。村里有个叫阿海的年轻渔夫,他每天都会驾着小船出海打鱼,然后把鱼拿到集市上卖,养活年迈的母亲。 这一年夏天,天气异常炎热,整整三个月没有下一滴雨。田地龟裂,庄稼枯萎,连井水都快干涸了。村民们愁眉不展,纷纷到龙王庙求雨,可天空依然晴朗无云。 这天清晨,阿海像往常一样出海。刚划出不远,他就发现海面上漂浮着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划近一看,竟是一条金色的鲤鱼,鱼鳞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更奇怪的是,鲤鱼的眼睛里似乎含着泪水。 阿海小心翼翼地把鲤鱼捞上来,发现它的尾巴受了伤。可怜的小家伙,阿海轻声说,我带你回家养伤吧。 回到家,阿海把鲤鱼放进水缸,每天精心照料。母亲虽然奇怪儿子为何要养一条鱼,但看他如此用心,也就没多说什么。 第七天夜里,阿海被一阵耀眼的光芒惊醒。他跑到水缸前,只见金光中浮现出一个头戴玉冠、身穿龙袍的老者。老者向阿海拱手道:年轻人,多谢你相救。我本是东海龙王,因与南海龙王斗法受伤,化作鲤鱼休养。你的善心感动了我。 阿海惊讶得说不出话来。龙王继续说:我知道你们村庄久旱不雨。明日午时,你到海边那块最高的礁石上,用这根龙须轻拂三下,就会天降甘霖。说着,从袖中取出一根金光闪闪的龙须递给阿海。 第二天正午,阿海按龙王所说登上礁石。刚拂完第三下,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间,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干裂的土地贪婪地吮吸着雨水,村民们欢呼雀跃,纷纷跪地感谢上苍。 雨停后,阿海发现礁石上多了一个精致的玉匣,里面装满了珍珠。从此,渔阳村年年风调雨顺,村民们都说这是阿海的善心感动了龙王。而阿海依旧每天出海打鱼,只是每次撒网前,都会往海里撒一把米粒,说是给龙王当点心。 直到现在,渔阳村的渔民出海前,都要往海里撒一把米,这个习俗代代相传,成为对那段神奇往事的最好纪念。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