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90
00:00 / 04: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2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4: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
00:00 / 04: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4: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8
00:00 / 04: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6: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9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3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
00:00 / 06: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1
00:00 / 04: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6: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5: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3
00:00 / 04: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00:00 / 05: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7
00:00 / 15: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6
00:00 / 04: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3
00:00 / 03: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18: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 吕洞宾《百字铭》研析解读 《百字铭》#是道教尊奉为八仙之一的仙道吕洞宾留下的一首记录自己修道、悟道、证道过程体验的五言古体诗,全诗二十句话,每句五个字,共一百字。该诗把以定求道,从普通人开始修到长生不老、超凡入圣的过程都说尽了,每一句都蕴含着功夫和见地。每一句都蕴含着功夫和见地。每一句都蕴含着功夫和见地。以下是对它的研析解读: #《百字铭》全文: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 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 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 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 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 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逐句解读: #开篇基础修炼原则 •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 • “养气忘言守”:养气是修炼的基础,这里的气可理解为人体的生命能量。忘言守强调在养气过程中要摒弃过多的言语和杂念,让身心处于一种安静、专注的状态来守护这股气。比如在传统的静坐、站桩等功法中,要求人闭口不言,排除外界干扰,集中精力去感受和引导体内气息的运行。 • “降心为不为”:降心即降伏我们那颗躁动不安、充满欲望和杂念的心。为不为是一种辩证的做法,不是消极的不作为,而是不刻意去追求、不妄为,顺应自然规律。例如在生活中面对各种诱惑和纷扰,不被其左右,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不过度执着于结果。 • 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 “动静知宗祖”:要明白动和静的根源和本质。在修炼中,动与静是相对的,也是相互转化的。比如人的思想有动念和静念,身体有运动和静止的状态。知宗祖就是要清楚这背后主宰动与静的根本是什么,可能就是我们的本心、本性。 • “无事更寻谁”:当我们明白了动静的根源,内心平静无事时,就无需再向外去寻求什么。因为真正的答案和真理就在自己的内心,向外求往往是徒劳的。 #应对外界与自我内在的关系 •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 • “真常须应物”:真常指的是我们内心永恒不变的、真实的本性。我们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去修炼,而要用这个真常的本性去应对外界的事物。就像我们在工作、生活中,要以真诚、善良、智慧的本心去与人交往、处理事情。 • “应物要不迷”:在应对外界事物时,不能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比如面对功名利禄等诱惑,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其冲昏头脑,始终坚守自己的本性和原则。 • 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
00:00 / 09: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 吕洞宾《百字铭》研析解读 《百字铭》#是道教尊奉为八仙之一的仙道吕洞宾留下的一首记录自己修道、悟道、证道过程体验的五言古体诗,全诗二十句话,每句五个字,共一百字。该诗把以定求道,从普通人开始修到长生不老、超凡入圣的过程都说尽了,每一句都蕴含着功夫和见地。每一句都蕴含着功夫和见地。每一句都蕴含着功夫和见地。以下是对它的研析解读: #《百字铭》全文: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 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 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 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 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 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逐句解读: #开篇基础修炼原则 •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 • “养气忘言守”:养气是修炼的基础,这里的气可理解为人体的生命能量。忘言守强调在养气过程中要摒弃过多的言语和杂念,让身心处于一种安静、专注的状态来守护这股气。比如在传统的静坐、站桩等功法中,要求人闭口不言,排除外界干扰,集中精力去感受和引导体内气息的运行。 • “降心为不为”:降心即降伏我们那颗躁动不安、充满欲望和杂念的心。为不为是一种辩证的做法,不是消极的不作为,而是不刻意去追求、不妄为,顺应自然规律。例如在生活中面对各种诱惑和纷扰,不被其左右,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不过度执着于结果。 • 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 “动静知宗祖”:要明白动和静的根源和本质。在修炼中,动与静是相对的,也是相互转化的。比如人的思想有动念和静念,身体有运动和静止的状态。知宗祖就是要清楚这背后主宰动与静的根本是什么,可能就是我们的本心、本性。 • “无事更寻谁”:当我们明白了动静的根源,内心平静无事时,就无需再向外去寻求什么。因为真正的答案和真理就在自己的内心,向外求往往是徒劳的。 #应对外界与自我内在的关系 •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 • “真常须应物”:真常指的是我们内心永恒不变的、真实的本性。我们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去修炼,而要用这个真常的本性去应对外界的事物。就像我们在工作、生活中,要以真诚、善良、智慧的本心去与人交往、处理事情。 • “应物要不迷”:在应对外界事物时,不能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比如面对功名利禄等诱惑,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其冲昏头脑,始终坚守自己的本性和原则。 • 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
00:00 / 09: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