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2: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93
00:00 / 05: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超过30还没结婚,是自己着急还是父母更着急? 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很多人都会面临的状况 —— 年过 30 依然单身,到底是自己更焦虑,还是父母更焦虑? 我觉得大部分情况里,父母往往更着急。就像我有个朋友,32 岁没对象,他妈妈每天要打三个电话催相亲,甚至跑到公园帮他挂征婚启事,真是应了那句 “可怜天下父母心”。但他本人却相当淡定,朋友圈全是夜跑打卡,住着 120 平的大房子,周末就舒舒服服躺着,完全没觉得有啥问题。 为啥父母会对子女的婚姻状况如此焦虑?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的成长环境。那个年代讲究 “30 而立”,结婚生子是人生标配。他们既担心子女老了没人照顾,又怕街坊邻居说闲话。我之前有个邻居王大爷,儿子 34 岁未婚,他见人就主动解释 “我儿子太忙没时间谈恋爱”,那份焦虑藏都藏不住。 而 30 岁未婚者的焦虑,往往藏在细节里。可能是深夜刷到同学晒娃动态时的片刻停顿,也可能像我 31 岁的表弟,公司有家属参与的团建总找借口不去,这些隐形压力父母未必知晓。 父母的焦虑很 “行动派”:托亲戚介绍对象、安排相亲饭局,甚至偷偷查对方家底。本人的焦虑则更像自我折磨:怀疑自己要求太高,纠结该等待还是妥协。职场上的偏见也添堵,女性被问 “啥时候生孩子”,男性被调侃 “这么大还不结婚是不是有问题”,这些隐形压力格外磨人。 两者的本质区别很明显:父母的焦虑源于时代局限,受外界眼光和传统观念影响,觉得婚姻是必须完成的任务,逢年过节就念叨 “你咋还不结婚”,营造紧张氛围;本人的焦虑是内心挣扎,像试穿一双不舒服的鞋,别人都说好,是硬穿还是继续找?既想遇对人,又怕将就,这种纠结最熬人。 但说到底,父母和自己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都希望能找到合适的人,拥有幸福的感情生活。 要是有人想脱单又怕遇人不淑,其实有靠谱办法。比如俏百灵婚恋平台,靠深度性格匹配,根据三观、生活习惯筛选人选,不是拉郎配,会员信息审核严格,不用担心遇骗子,成功率还高,上个月就有会员结婚后送了锦旗。 如果正被催婚压得难受,或真心想脱单,不妨试试俏百灵婚恋平台,现在能免费注册体验服务,说不定对的人就在那里等你。 要相信,爱情可能迟到,但从不缺席,愿每个人都能耐心等属于自己的幸福。今天聊了这么多,不管是哪种焦虑,初衷都是为了幸福,所以在这条路上,大家都要勇敢点、主动点。 #30 岁未婚现状 #催婚那些事 #当代年轻人的焦虑
00:00 / 05: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2: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