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公务员考试技巧:手把手教写2024年申论真题5 大家好,这里是2分钟说考公。今天,继续用2024年某省省考申论大作文真题来讲解怎么写好。这次已经是第5次讲大作文真题,难度逐渐升级,今天我们来看看如何写出一篇既有思想深度又有当地特色的好文章。 #考公 #公考 #公务员考试 我们来看这道题的原题,它非常典型:“给定资料5中提到,‘未来的领域,最大的价值在于‘共同’。’ 另一处资料又提到,‘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新优势’。请结合对这两句话的深入思考,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这又比之前的难一点,我们用一个清晰的“三步法”来破解它。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叫做“精准破题,提炼核心论点”。 这句话有两个关键句:“共同”和“新领域新赛道”。你不能只谈其中一个,必须打通它们的内在逻辑。它的深层含义是:面对新领域新赛道的竞争,单打独斗已经过时,最大的优势在于通过“共同”协作(比如产学研结合、产业链协同、区域合作)来培育新动能、形成新优势。 你的中心论点就要从这里来。比如,题目可以定为 《以“共同”之钥,启“新”程之门》 或 《在新赛道上唱响“共同”主旋律》 。核心观点就是:某省要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必须摒弃零和思维,走协同创新、合作共赢之路。 第二步,搭建一个逻辑严谨的结构框架,推荐使用“总-分-总”的五段式结构: 第一段,开头:亮明观点。 可以从全球科技竞争或当地深化新旧动能转换的宏观背景切入,引出“新领域新赛道”的激烈竞逐。然后指出,破题的关键不在于“独占”而在于“共同”,从而亮明你的中心论点。 中间二、三、四段,是主体部分,设置三个分论点: 分论点一(是什么):阐释“共同”是开拓新领域的内在要求。 论述新兴产业技术复杂度高,任何单一主体都难以包打天下,必须共建生态。 分论点二(为什么):论证“共同”如何催生“新动能”。 可以谈“共同”能汇聚资源、分散风险、激发乘数效应。(这里引用材料的例子) 分论点三(怎么办):探讨当地如何实践“共同”战略。 这是文章的重心。可以从政府营造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深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等角度展开,要具体可行。有朋友可能会觉得很难,不要慌,这些都可以来自材料的转述、概括成论据。 第五段,结尾:总结升华。 再次强调“共同”对于赢得未来的战略价值,并展望当地通过这条道路所能开创的美好前景。 第三步,为框架填充有血有肉的内容。 牢记 “材料为王” !
00:00 / 03: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18公务员考试技巧:手把手教写2024年申论真题4 大家好,这里是2分钟说考公。今天,继续用2024年某省省考申论大作文真题来讲解怎么写好。这次已经是第四次讲大作文真题,难度是逐渐增大的,事不宜迟,来我们直接上真题,看看怎么把它写得又稳又好。 这道题的材料围绕“以‘一米’的高度看城市”展开,第三题的要求是:参考给定资料,联系实际,以“城市建设的‘温度’与‘精度’”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我们很多朋友一看到“温度”、“精度”这种有点文学化的词就发怵。别担心,我们继续用“三步法”来拆解它。 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叫做“破题”,就是准确理解题目在问什么。 这里的“一米高度”,指的是儿童的视角,象征着城市建设需要关注弱势群体、注重人性化细节。那么,“温度”是什么?就是人文关怀,是让城市更宜居、更有归属感。那“精度”呢?就是科学治理,是运用技术和管理让城市运行更高效、更精准。 所以,这篇文章的核心论点就是要论证:一流的城市建设,必须“温度”与“精度”并存,二者缺一不可。 你的题目就可以定为《涵养城市温度,提升治理精度》或者《“温度”与“精度”:城市现代化的双翼》。 #公考 #考公 #公务员考试 #省考 #申论干货 第二步,搭建一个清晰有力的结构。 强烈建议大家用经典的“总-分-总”五段式: 第一段,开头: 可以从我们身边的现象切入,比如盲道被占用、儿童设施不足等“缺乏温度”的问题,或者智能交通带来的“精度”提升。然后引出观点:现代城市建设,需以“精度”为手段,以“温度”为归宿。 中间二、三、四段,是主体部分,设置三个分论点: 分论点一:为什么需要“温度”? 论述一座有温情的城市,才能增强市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这才是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可结合材料中的例子) 分论点二:为什么需要“精度”? 论述面对复杂的城市治理难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必须依靠大数据、智能化等“精密”手段来实现科学决策和高效管理。 分论点三(重点):二者如何结合? 论证“温度”与“精度”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例如,利用“精度”(如大数据分析)来发现“温度”的盲区(比如精准定位独居老人的需求),从而提供更有“温度”的服务。 第五段,结尾: 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唯有将技术的“精度”与人文的“温度”深度融合,才能打造出真正的人民城市,并可以结合某省正在推进的城市更新、智慧城市建设等略作展望。 第三步,为这个骨架填充血肉。
00:00 / 03: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17公务员考试技巧:手把手教你写申论大作文真题3 大家好,这里是2分钟说考公。备考2026年省考公务员的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以2024年某省考省市卷申论第三题的真实真题为例,手把手地带大家拆解一篇大作文的完整写作思路,这次题目比上两期难一点。 我们先来看一下原题,大家一定要仔细听题目的每一个字:“深入思考‘数字”将让更多道路更畅通’这句话,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好,面对这样一道题,很多同学第一反应可能是懵的——“道路”指的是什么?“畅通”又是什么意思?别急,我们分三步来破解它。 第一步:破题与立意。 这句话的核心隐喻是“数字技术赋能社会发展”。这里的“道路”不能简单理解成马路,它至少有三层含义: 1. 物理道路:比如智能交通系统缓解拥堵。 2. 治理道路:比如数字政府让百姓办事更便捷。 3. 发展道路:比如数字经济为企业开辟新赛道。 你的中心论点就要从这里切入。比如,你的题目可以定为 《以数字之钥,启发展通途》 ,立意在于:数字技术是打通经济社会发展堵点、难点,让前进道路更加畅通的关键力量。 #公考 #考公#公务员考试 第二步,搭建清晰的结构框架。 我强烈推荐大家使用经典的五段总分总式: 开头(第一段):从我们生活中的数字化场景(如扫码乘车、网上办事)切入,简要引用题干句子,然后亮明你的中心论点:数字技术正是赋能治理、驱动发展、畅通“道路”的金钥匙。 主体(第二、三、四段):设置三个分论点,从不同维度支撑你的中心论点。比如:分论点一:畅通“民生服务之路”,提升百姓幸福感。 (谈数字政务、智慧医疗、在线教育等如何让人民生活更便捷)。分论点二:畅通“经济赋能之路”,激发市场新活力。 (谈产业数字化、智慧物流、平台经济如何为企业降本增效,为经济注入新动能)。分论点三:畅通“社会治理之路”,助推治理现代化。 (谈城市大脑、一网统管如何让城市更智能、治理更精细)。 结尾(第五段):总结全文,再次强调数字技术对畅通发展“道路”的巨大价值,并展望未来,呼吁拥抱数字时代,让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第三步,为框架填充有血有肉的内容。 牢记“材料为王”,你的论据要优先从试卷给定材料中提取。材料里提到的某省在智慧城市建设、农业数字化、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具体案例、政策和数据,就是你最有力的论据。你要做的就是概括、转述这些材料,并巧妙地嵌入你的论证中。 最后,再给一个备考建议,一定要注意报考省份的政治热
00:00 / 03: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