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1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关于一个普通人的内心世界》 直到现在,还是不太会把想说的话表达出来。 文字表达得也不好,但更想用文字表达 : 我其实不太喜欢住青旅,因为我很需要个人空间。但旅行的90%时间里都是住青旅。视频里住到得酒店,是澳大利亚黄金海岸旅游局给的三天体验卡嘿嘿,也是久违的住到了好酒店。认真算了一下价格,其实这三晚的费用我也可以支付,但是我不舍得,总感觉自己不用得到太好的。 后来才知道,原来这叫配得感低。 16岁时爱上摄影,很想很想拥有一台相机。当时以为要5000块,犹豫了很久很久开口向问父母要,也是我记事后第一次开口和父母要东西。被拒绝了,妈妈为难的说: 我们的家庭,还没有好到可以随意拿出5000块去买相机。那时的我很难过,更多的是觉得自己很不懂事吧。也是从那时侯开始,我就清楚的知道,想要什么那就只能靠自己。 后来,我买了人生第一台相机,一台3310元的二手佳能1300d,有零有整是因为攒了半年才攒下的。摄影一直是自己摸索的,并没有系统学过。第二台相机是在大专毕业后,在拉萨当半年青旅前台3000一个月,在大理摆摊卖头巾,卖小机器人,接约拍单子,为了赚200块拍了人生第一次婚纱照,从那攒下的钱买了一台二手的佳能6d。(也穷游了很多国内的城市) 后面在杭州工作,上班时配的工作相机是一台索尼a7m4。才发现原来贵的相机用起来是这感觉啊,相机加镜头要2w多,哪怕有钱也不会舍得买吧。但我真的很想要一台更好的相机,应该说是一台我自己想要的,而不是在价格方面性价比最高的。2022年想到今年的五月,还是犹豫了很久很久,咬牙买了部全新的a7m4,是全新的耶!!下完单那一刻的心情难以述说。 回顾过去才发现,我的人生一直都是充斥着摄影和旅行。但无论是摄影或是旅行,我始终记得:要做能力范围内的事。 年少时也曾抱怨过,为什么我没有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但我不怪父母,我知道他们已经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养我了,毕竟他们也没有出生在富裕的家庭。 所以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可以买到那台想要的相机,可以走到第27个国家,因为如果按照正常的轨迹走,我的人生或许和父母一样,没有太大的不同。 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本身就是不一样的,故事分享的本身,只是天真的认为,如果有一刻能带给你力量,那就足够了。 我可能只是很開心, 自己好像也成為一個還不錯的大人了。 #流浪诗人 #女性力量 #环球旅行
00:00 / 03: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Daily | 日思】观点不是想出来的,而是说出来的 | 01 核心观点 表达先于观点:我们并非先有成熟观点再表达,而是在表达的过程中,大脑才像“生成式模型”一样,整理信息、形成并清晰化自己的观点。 两种知识体系与学习方法: 人文社科(如哲学):是“演进式”的,建立在前人思想之上,应自底向上(从历史脉络)学习。 工程学科(如计算机):是“设计式”的,为解决特定需求而生,应先自顶向下(建立系统蓝图)再深入细节。 保持开放性:无论是学习还是人生规划,都需要一张“地图”(顶层设计),但不能被其束缚。要像德国的“施里芬计划”一样,将计划作为应对变化的指南而非僵化的脚本,在实践中不断迭代。 关键类比 人脑 vs. 大语言模型:人在表达观点时,和AI一样,会受“上下文”(自己刚说的话或他人的发言)的巨大影响,观点在输出过程中被动态塑造。 学习规划 vs. 施里芬计划:一战时德军的作战计划详尽无比,其目的不是为了死板执行,而是为了让所有人都了解全局,从而在战场变化时能灵活协同。我们的学习计划也应如此,它提供方向感,但我们必须保持开放性以应对实际情况。 行动启示 多说多写以思考:要形成对事物的深刻见解,最好的方法是主动去表达和分享,这本身就是一种高效的思考和学习过程(类似费曼学习法)。 看清学科本质,用对学习方法:学习工科时,先建立全局观,画出知识地图;学习文科时,先追溯历史演进,理解来龙去脉。 拥抱“计划好的不确定性”:制定清晰的目标和蓝图,但在执行过程中保持灵活,根据新知识和新兴趣,随时调整和迭代你的“地图”。 #青年创作者成长计划 #观点 #认知 #表达
00:00 / 1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3
00:00 / 02: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18
00:00 / 02: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1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3: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