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63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4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18
00:00 / 05: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0
1938年6月至10月,抗日战争进入战略防御阶段的关键节点,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前提下,一场以武汉为中心、横跨长江中下游的大规模会战打响,史称“武汉保卫战”(又称“武汉会战”)。这是抗战初期规模最大、参战兵力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汇聚了中国军队约110万兵力,与日军约35万兵力展开殊死较量。 武汉地处长江与汉水交汇处,是当时中国的军事、经济、交通枢纽,战略地位至关重要。日军妄图通过攻占武汉,摧毁中国军民的抵抗意志,实现“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图谋。战役中,中国军队在武汉外围的大别山、鄱阳湖、长江两岸等多个战场布防,依托地形展开层层阻击:在田家镇要塞,守军坚守月余,重创日军舰艇;在万家岭战役中,围歼日军精锐第106师团大部,创造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著名大捷;空军与海军也协同作战,击落击伤日军战机多架,炸沉日军舰艇数艘,虽最终因实力差距未能阻止日军推进,但极大消耗了敌人有生力量。 1938年10月,为保存有生力量、坚持长期抗战,中国军队主动撤出武汉。武汉保卫战虽以战略撤退告终,但它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幻想,使日军陷入“持久战”的泥潭。此役后,抗日战争从战略防御阶段逐步转入战略相持阶段,为中国后续的抗战积蓄了力量,更以千万军民的鲜血与牺牲,彰显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共御外侮的抗争精神,成为抗日战争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往年今日#实拍#武汉会战时在汉口张公堤还保存着二个完整的碉堡群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2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