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棋,又一极具反抗精神的女性角色,被赶出贾府,撞墙殉情#红楼梦 在《红楼梦》中,司棋是贾府二小姐贾迎春的贴身大丫鬟,性格刚烈果敢,是书中极具反抗精神的女性角色之一。她的故事展现了封建礼教压迫下底层女性的悲剧命运,以下是关于她的详细分析: 1. 身份与性格 :司棋是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提到的丫鬟(与袭人、晴雯等同列),地位仅次于正册与副册的小姐们。她出身贾府世仆之家,母亲是王善保家的(邢夫人的陪房),外祖母是贾母的陪房“费婆子”。 性格: 刚烈倔强:遇事不妥协,敢于争取自己的尊严,如大闹厨房; 敢爱敢恨:大胆追求自由恋爱,与表弟潘又安私定终身; 宁折不弯:被逐出贾府后,面对母亲的阻拦和情人的逃避,选择以死抗争。 2. 经典情节 (1)大闹小厨房 司棋因生病想吃一碗“炖鸡蛋”,派小丫鬟莲花儿去厨房吩咐柳家的做菜,却遭冷嘲热讽。她直接带人砸了厨房,展现了底层丫鬟间的争斗,也暗示贾府内部的势利与倾轧。 (2)私情败露 司棋与青梅竹马的表弟潘又安私通,二人在大观园中幽会时被鸳鸯撞破。潘又安逃走,司棋则因私藏男子信物(绣春囊事件)被王夫人查抄,最终被逐出大观园。(3)撞墙殉情 被赶出贾府后,潘又安意外归来(实际是发财后试探司棋),司棋母亲却坚决反对婚事。司棋绝望中撞墙自尽,潘又安随后亦自刎殉情。二人的死控诉了封建礼教对自由恋爱的扼杀。 3. 象征意义 反抗者的悲剧:司棋的刚烈与抗争,与主子迎春的懦弱隐忍形成鲜明对比,但两人最终都走向悲剧(迎春被家暴致死,司棋殉情),体现封建制度下女性无论强弱皆难逃厄运。 自由恋爱的牺牲品:她与潘又安的爱情是《红楼梦》中少见的“双向奔赴”,却因违背礼教被彻底摧毁,呼应了宝黛爱情的悲剧内核。 贾府衰亡的缩影:司棋被驱逐是“抄检大观园”的关键事件,标志着贾府内部矛盾激化,家族由盛转衰。 4. 人物评价 曹雪芹借司棋的悲剧,批判了封建礼教对人性与爱情的压迫。她虽为丫鬟,却比许多主子更有血性,其决绝的死亡成为《红楼梦》》“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主题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经典判词(参考又副册): >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 (注:此判词原属晴雯,但司棋的命运与之有相似之处,皆因“不驯”被摧折。)
00:00 / 04: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8
00:00 / 05: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4: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2: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