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4: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04
00:00 / 02: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4
 情形一:企业自产月饼发给员工(也就是公司就是生产月饼的) 计提发放月饼福利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根据员工所属部门计入相应科目)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这里要按照月饼的公允价值加上相关税费来计量(就是月饼的市场卖价+税费) 实际发放月饼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要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根据增值税政策的规定 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视同销售货物。 情况二:企业外购月饼发给员工会计处理 购进月饼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计提发放月饼福利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根据员工所属部门计入相应科目)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实际发放月饼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政策:根据增值税相关规定,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所以在将外购月饼发放给员工作为福利时,不属于视同销售,且进项税额不得抵扣,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处理。#会计实操 #会计日常 #会计 #知识分享 #会计实操做账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8
10月份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开始了,很多朋友都在问:申报表附报事项里的'应付职工薪酬',到底要不要把劳务派遣的钱算进去?今天就结合新规和实操经验,给大家讲得明明白白! 既然要填的是会计数字,那咱们就得看会计准则。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会计上认定'职工'是看实质重于形式。 简单来说,只要这个人在你公司的统一安排和管理下干活,就算是你的'职工',他的报酬就该记在'应付职工薪酬'里。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三种人: 1. 签了劳动合同的:这个最清楚,全职、兼职、临时工都算。只要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就行。 2. 没签合同但被正式任命的:比如独立董事。这里会计和税法的口径可能就不一样了。 3. 其他在公司管理下提供类似服务的:这就是咱们今天重点说的劳务派遣。 虽然劳务派遣员工没和你签合同,也不是你正式任命的,但他们和你公司的员工一样,在你的安排下干活。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他们也属于你公司的'职工'。 不过,劳务派遣的核算方式其实有很大争议。 一种观点: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的费用,都应计入'应付职工薪酬'。 另一种观点:应该分情况。 如果你公司直接给派遣员工发工资、交社保,只给派遣公司付服务费,那这部分薪酬就计入'应付职工薪酬'。 如果是你公司把钱都打给派遣公司,由他们负责发工资交社保,那你公司支付的总费用就直接计入成本费用,不算'应付职工薪酬'。 实际操作中,后一种情况更常见。这样做可以避免两边都记账的问题,而且和税务政策也能保持一致。"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15年第34号公告,企业接受劳务派遣用工的费用,分两种情况扣除: 直接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的,作为劳务费支出。 直接支付给员工个人的,作为工资薪金支出或职工福利费支出。 其中,工资薪金部分可以作为计算其他费用扣除的基数。 顺便提一下,大学生实习也属于第三种情况,会计上应计入'应付职工薪酬'。但像临时找阿姨做保洁、劳务外包这类,就不算了。记住:劳务派遣派的是'人',劳务外包包的是'活'。 所以,我个人建议,为了避免以后调整时写说明麻烦,劳务派遣这块可以选择和企业所得税政策保持一致的核算方法。 #劳务派遣 #应付职工薪酬 #会计实操 #财务咨询#会计
00:00 / 02: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CPA若彤1周前
10 月大征期来了,还在为企业所得税预缴表里的职工薪酬项目头疼吗?感觉数据对不上,越填越乱? 别担心,今天就跟着我一步步拆解,保证让你思路清晰,轻松搞定! 第一项 “已计入成本费用的工资薪金” 是 “大圈”,范围广,包含工资、福利费、教育经费、工会经费,还有基础社保、公积金、补充养老医疗等。简单说,就是账上 “应付职工薪酬” 下所有二级科目的贷方发生额总和。做账不规范没走这个科目的,就把管理、销售费用等相关明细加总。 第二项 “实际支付给职工的薪酬” 是 “小圈”,范围小很多,只算实际发员工的工资薪金,公司承担的社保、公积金和福利费都不算。其实就是员工扣个税、个人社保公积金前的应发工资,直接取 “应付职工薪酬 - 工资薪金” 的借方发生额就行。 举个栗子:小王公司 2025 年1-3季度,应发工资 100 万,公司承担社保公积金 30 万、工会经费 2 万、福利费 10 万、教育经费 5 万;个人社保公积金 15 万、代扣个税 5 万,实发 80 万。申报表怎么填?“已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就是把这些加起来就是 147 万;第二项填应发工资总额 100 万,不是实发的 80 万。两者差 47 万,正是公司承担的社保、公积金、工会经费等,完全合规。 关键来了,第二项税务局数据会和个税申报系统的工资总额对比,对不上系统会预警,专管员可能就来找你喝茶了。 这次申报核心就是弄清俩数:公司该付的总开销、实际发员工的工资。记住大圈小圈区别,再跟个税系统对一对就没问题了。 我也整理了新版申报资料,含填报取数说明,需要的带走~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下期见 #会计#企业所得税预缴#会计实操#财务咨询 #报税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5